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41.
The abnormal rice with small grains and erect panicles were found on a large scale in China, which showed shortend rice panicle and decreased number of grains in comparison with normal rice, and the grain was small and black-brown, and some of them were distorted, while the flag leaf was normal. A kind of nematode of Aphelenchoides was isolated from the grains of rice variety Wuyujing 3 which performed 'small grains and erect panicles' symptom. There were 2014 nematodes in one hundred grains infected, and up to 74 in single grain, 92 percent of the grains tested had nematodes in the infested panicles. The diagnosis characters of nematode include lateral fields about one-fourth as wide as body, with 4 incisures. The terminus bears a mucro of diverse shape with 3-4 pointed processes. The female post-vulval uterine sac extends less than 50% of distance from vulva to anus, no sperm in it. Oocytes usually arrange in 2-4 rows. The male spicules have a moderately developed rostrum. Morphological measurements showed it to be conspecific with Aphelenchoides besseyi Christie, 1942.  相似文献   
42.
菊花叶枯线虫病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Schwartz)Steiner是菊花的重要病害。通过对带有菊花线虫泥土的盆栽菊花连续观察,证实不同品种菊花感病性不同,大叶型菊花感病较轻,中、小型菊花感病较重,经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此外,有菊花褐斑病与叶枯线虫病同株发生现象。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湿度对水稻干尖线虫垂直迁移的影响以及线虫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生长繁殖和垂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线虫迁移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相对湿度越高,线虫迁移率越高。温室接种实验表明水稻拔节期线虫主要分布在接种点周围及水稻上部,且虫量递减明显,20 d后线虫虫量仅为接种5 d时的50%。孕穗期线虫主要分布在水稻的幼穗中,并且大量繁殖,20 d后线虫虫量为接种5 d时虫量的3倍。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西部沙樱和欧李幼苗进行干旱胁迫,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净光合速率、相对电导率以及叶绿素含量等耐旱性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论认为,西部沙樱的耐旱能力强于欧李。  相似文献   
45.
水稻干尖线虫是水稻上重要的寄生线虫,严重危害水稻安全生产。14-3-3蛋白调控生物体的细胞代谢、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等一系列生物过程。本研究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分离获得了一个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14-3-3基因,命名为Ab-14-3-3-a。Ab-14-3-3-a全长c DNA序列含有59 bp的5'非翻译区(UTR)、编码251个氨基酸756 bp的开放阅读框。Ab-14-3-3-a DNA序列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Ab-14-3-3-a蛋白与其他植物寄生线虫14-3-3蛋白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系统发育树显示与植物寄生线虫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原位杂交显示Ab-14-3-3-a特异定位于成虫的背食道腺细胞中,表明其在线虫取食和寄生过程中发挥潜在功能。qRT-PCR显示,Ab-14-3-3-a在水稻干尖线虫各个龄期均表达,其中在成虫表达水平最高,而在发育过程中幼虫表达水平最低。当线虫取食不同寄主时,Ab-14-3-3-a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性,线虫取食感病水稻早期,Ab-14-3-3-a表达水平上升1.5倍,而取食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时Ab-14-3-3-a表达可提高数百倍。利用体外RNA干扰技术将Ab-14-3-3-a的表达进行有效抑制,结果显著影响了线虫的产卵、成虫发育以及线虫种群数量。综上,Ab-14-3-3-a参与调控水稻干尖线虫的取食行为和发育进程。本研究相关结果有助于拓展植物寄生线虫14-3-3蛋白功能,为深入研究线虫与植物互作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水稻小粒翘穗病原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水稻小粒翘穗病原的分离、鉴定、接种验证等一系列病理研究,确认了水稻干尖线虫是引起水稻小粒翘穗的病原。小粒翘穗为水稻干尖线虫病的一种非典型症状,病害的症状表现与水稻品种类型有关。用16%咪鲜.杀螟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60h后催芽播种,可有效地防治该病害,防治效果为94.65%。  相似文献   
47.
辽宁省水稻品种种子携带干尖线虫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主要水稻品种的种子上携带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的群体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稻3、辽粳294、旱禾、沈农389、1437、辽盐188、辽盐34等26个品种的种子上携带有水稻干尖线虫。胚乳发育正常的饱粒种子中带虫率、线虫虫量最高,空粒种子带虫率最低。  相似文献   
48.
水稻干尖线虫室内人工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同一培养基质上研究了温度、光照、湿度对水稻干尖线虫繁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光照、湿度下水稻干尖线虫的繁殖量差异明显,在温度30℃,光照6h,湿度90%条件下水稻干尖线虫的繁殖量最高。  相似文献   
49.
50.
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结合RT–PCR及RACE技术,从水稻干尖线虫中克隆出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he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基因Ab–TCTP。该基因序列全长810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46 bp,编码18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0 930,等电点为4.68;Ab–TCTP蛋白属于稳定性蛋白,没有信号肽和跨膜区域,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中;该蛋白功能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含有TCTP保守结构域,属于TCTP超家族(TCTP superfamily)。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Ab–TCTP蛋白与秀丽隐杆线虫TCTP蛋白(XP_003112086.1)的覆盖度为100%,相似度为78%。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与秀丽隐杆线虫TCTP蛋白(XP_003112086.1)在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杂交处理后的线虫在其食道腺附近颜色加深,TCTP基因主要在水稻干尖线虫的食道腺附近表达。利用鱼藤酮对水稻干尖线虫进行药剂处理试验,24 h时LC50值为2.20μg/m L。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鱼藤酮处理12 h和24 h后,TCTP基因的表达均上调,且处理24 h时的表达量大于处理12 h时的表达量。推测该基因参与了水稻干尖线虫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