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县域经济竞争力为目标层,以人力资源竞争力、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基础条件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文教竞争力和社会福利竞争力7个指标为准则层,构建了一个含有24个指标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12)的统计数据,运用秩和比法,首先计算出了安康市9个县的目标层和准则层指标的秩和比,其次,从准则层指标的秩和比排序和目标层指标的秩和比排序对各个县城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将安康市县域经济分为3大类型:第一大类型为县城经济先进型,包括旬阳县和汉阴县;第二大类型为县域经济中等型,包括紫阳县、平利县、石泉县、白河县、岚皋县和宁陕县;第三大类型为县域经济落后型,包括镇坪县.最后,从准则层指标的秩和比排序出发提出了提升各个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有利于特色农业旅游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依托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构建农业旅游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突显生态保护价值及教育价值;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旅游园区的竞争力;以及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区域品牌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3.
研究安康水库水质与水生生物,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和渔政管理提供参考。在瀛湖库区设7个采样点,2015年7月-2016年6月每月1次、2016年8月-2017年6月每2个月1次采集水样,检测水质与藻类。结果显示,安康水库水体透明度在1.2m以上,12月份最高,3.5m;pH7.38~8.50,中性偏碱;溶解氧10.46mg/L;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5日生化需氧量指数(BOD5)6-8月份最高,12-2月份较低,总体符合地表水I类水质标准;Cl-、Mg2+、Ca2+、SO2-4等的含量及水体总硬度均符合I类水质标准。水库藻密度最高值出现在4月,最低值在12月,分别为3.49×10~6个/L与0.07×10~6个/L,全年藻密度均值为0.8×10~6个/L。安康水库水质大部分时间内为I类水,水质总体状况优良,冬季的水质优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84.
以烤烟K326、云烟87和贵烟4号为材料,研究了陕西安康烟区烤烟烘烤特性和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K326失水较慢,相对耐烤,但易烤性一般,云烟87和贵烟4号失水较快,易烤,但耐烤性一般;贵烟4号以CM1收缩率最大,K326和云烟87以CM2收缩率最大,CM1最小,但差异不显著;K326分别以XM2、CM2、BM2的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云烟87分别以XM1、CM3、BM2的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K326分别以XM2、CM2、BM2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总体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5.
张建东  王丽  雒昆利  张溪  陈柯旭  刘利民 《土壤》2022,54(4):847-855
为了查明安康市南部大巴山区硒过剩土壤分布特征和来源,为安康富硒土壤安全、合理开发和规划打下基础,采集了研究区岩石、土壤样品,测定了硒含量,分析了岩石、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在0.000 07 ~ 36.69 mg/kg,均值0.84 mg/kg,变幅大,呈现两条NW—SE向高硒区,高硒土壤面积占73.09%,硒过剩土壤以斑块、斑点状分布,面积占0.91%;岩石硒含量范围0.005 ~ 68.75 mg/kg,均值5.83 mg/kg,变幅大,处于深水沉积环境下的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和两期大规模海侵阶段的寒武系下统鲁家坪组和志留系下统斑鸠关组岩石硒含量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岩组,板岩、硅质岩、白云岩、正长斑岩硒含量较高,尤其黄铁矿和石煤硒含量更高;岩石、土壤硒含量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性。硒过剩土壤以斑块、斑点状分布于紫阳县双安镇、汉王镇、焕古镇、洞河镇、蒿坪镇、瓦庙镇、麻柳镇、毛坝镇、高滩镇、界岭镇,岚皋县佐龙镇、城关镇,镇坪县城关镇。土壤硒主要来源于岩石,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含硒量高的碳质板岩,寒武系下统鲁家坪组含硒量高的黄铁矿、含碳板岩、碳质板岩、硅质板岩、含碳硅质岩、硅质岩和志留系下统斑鸠关组硒量高的石煤、含碳板岩、含碳硅质板岩是硒过剩土壤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6.
茶产业是我国的一项具有比较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茶业对于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山区乡村振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陕西省安康市富硒茶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规模、民营经济、品牌价值、科研开发及茶旅融合五个方面,对安康富硒茶产业目前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随后运用SWOT分析法从政策扶植、经济基础、社会背景和科技力量四个维度,全面分析安康富硒茶产业的市场竞争条件和竞争环境。根据上述分析,本文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安康富硒茶产业科技化、品牌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陕西安康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是陕南主要的茶叶生产地区。尽管安康顺利脱贫得益于茶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当前茶产业发展陷入了“瓶颈期”,外部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内部产业结构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安康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安康茶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茶产业上、中、下游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茶基地标准化程度低、专业人才匮乏、产品形式单一、品牌效应弱等。针对存在问题,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加大基地标准化建设、引进并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资源扩大产业链、利用富硒特色增强品牌效应等,以帮助安康茶产业顺利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