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8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324篇
林业   142篇
农学   274篇
基础科学   610篇
  800篇
综合类   4907篇
农作物   17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42.
以农林类高校女研究生就业困境问题为切入点,对当前农林类高校女研究生就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就业困境的原因,同时结合农林类高校女研究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并借鉴欧美促进女性就业的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3.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44.
高彦彬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449-452,456
在简要论述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和金融性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经营过程中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面的不良后果,并提出了实现农发行政策性与金融性有机统一的若干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45.
对我国核农学发展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东 《核农学报》2003,17(5):328-331
本文对我国核农学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认为造成我国核农学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因素、学科之间的影响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核农学自身特点及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性等。国内外核农学的发展状况表明 :市场经济体制或计划经济体制不是影响核农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湖南省1997~2002年的农业运输机械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计算结果是:拖拉机拥有量与事故起数的关联度最大;事故起数关联度最大的是机械故障;驾车3年以上的驾驶员是事故发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陕西省三原县为例,采用典型调查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农户访问等资料搜集手段,研究各种因素对农业推广方法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推广对象的经济状况、采用创新的不同阶段以及推广对象的文化程度等都影响到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而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推广效果需要综合采用多种农业推广方法.  相似文献   
48.
针对大型检索表为表示的专家知识体系,研究提出了一套可重用的、实用性强的系统设计方法,建立了荔枝虫害诊断专家系统(LDS)。经生产示范应用表明:实现了人机操作界面直观、明了,降低了客户端的专业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还对系统所构造的人机界面、知识存储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给出实践示例。  相似文献   
49.
采纳行为作为创新技术在组织中应用与实施的首要步骤,对于保证后者的效果十分重要。借助近年来在技术采纳领域被广泛应用的TOE研究框架,以影响中国农业企业创新技术采纳的各类因素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技术特性、企业组织特性和外部环境特性3个方面科学地归纳出技术的感知收益、成本、相容性和组织的集权化、正规化、企业规模、高层主管的创新特性以及外部环境中竞争压力、政府的推动作用、已采纳者的影响等10项指标,不仅丰富了农业技术采纳理论,而且对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也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绩效,是为了分析人民公社制度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以期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与规范研究分析方法,探讨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特征、变迁的原因、内在缺陷以及制度绩效,研究表明,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严重残缺、缺少激励机制、组织管理费用高昂,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一开始就处于非均衡状态,依靠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超经济强制来维持,致使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放松,获取存在于人民公社制度之外的巨大外部利润,推动了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