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238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65篇
  50篇
综合类   86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972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0 毫秒
991.
泽库县草地鼠虫害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泽库县草地鼠虫害的分布情况,更好地开展草地灾害防治工作,提高草地生产能力。泽库县草原站联合黄南州鼠虫害预测预报站于2004年6月5日-25日,依据《青海省草原鼠虫害调查规程》,对泽库县天然草原的鼠虫害危害情况进行了野外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改善目前土壤DDTs污染微生物修复效率相对较低的现状,以沈阳市沈北新区某设施农业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实验研究了鼠李糖脂(RL)、纳米零价铁(nZVI)和丙酮酸钠(C)强化微生物顺序厌氧-好氧处理对土壤DDTs及其组分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L、nZVI和C强化微生物顺序厌氧-好氧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DDTs和p,p′-DDT的降解率(P<0.05),不同强化处理土壤DDTs和p,p′-DDT降解率依次为RL+nZVI+C联合处理>nZVI处理>RL处理>C处理>CK处理;RL、nZVI和C联合强化微生物厌氧-好氧顺序处理90 d时,土壤DDTs、p,p′-DDT和p,p′-DDE降解率分别为43.05%~68.81%、12.06%~96.90%和3.33%~60.87%。其中,0.05 mg·kg-1RL、0.50%nZVI以及0.30 mmol·kg-1C联合强化厌氧-好氧处理土壤DDTs、p,p′-DDT和p,p′-DDE降解率分别为68.81%、96.90%和60.87%,厌氧与好氧降解比分别为3...  相似文献   
993.
鸭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引起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复杂,到目前为止,大约有2 400多个血清型,而感染禽类的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几个血清型(文明等,2000)  相似文献   
994.
在EMTP/ATP软件平台中建立了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整体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对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以及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995.
连续2a对以一季稻+再生稻为种植模式的桂林市灌阳县稻田进行鼠密度和鼠种监测调查,结果发现,稻田害鼠自开春后4月开始活动频繁,在6—7月和9—10月分别出现2个高峰期和集中为害期;年鼠害中等局部大发生,且有上升发展趋势,其中2017年平均捕获率为4.00%,2018年平均捕获率为7.31%。稻田害鼠常见种类为黄毛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极少量为黄胸鼠。平均捕获率最高的是黄毛鼠,为58.17%,其次是褐家鼠,为36.88%,第三是黑线姬鼠为3.80%,最少的是黄胸鼠,为1.14%。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冬、春两季对高原鼠兔对燕麦、春小麦、青稞三种饵料的适口性及采食量的观察试验,表明青海产春小麦明显优于燕麦和青稞,具有推广前景,该项试验结果将有助于在大面积治理高原鼠兔时选择成本低、适口性强、易于采食染毒的饵料,从而提高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旨在建立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并进行效果验证。膜过滤工艺去除病毒验证结果表明,膜过滤后的蛋白质回收率在98%以上,分子排阻色谱纯度在膜过滤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经测试,膜过滤后小鼠白血病病毒、小鼠微小病毒、呼肠孤病毒滴度的降幅均大于4 lg TCID_(50)/0.1 mL。低pH值孵放灭活病毒验证工艺结果表明,低pH值孵放前后蛋白质含量、分子排阻色谱纯度没有明显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室温处理时间≥0.5 h,小鼠白血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的滴度降幅均大于4 lg TCID_(50)/0.1 mL。该去除/灭活效果均符合《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的要求,建立的工艺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8.
农田推行“三个季节,两个环节”的灭鼠新技术,即掌握春、夏、秋三个季节,因作物制宜,在播种和结实前(水稻、小麦在拔节期,玉米在授粉期)两个环节,利用田间害鼠食源缺乏,饥不择食的机会投饵灭鼠,把害鼠歼灭在为害之前。不仅灭鼠效果好,而且减少鼠药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既传播疾病的流行,提高农民的收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99.
练德进 《植物医生》1999,12(2):32-32
为了探讨害鼠对田间不同饵料和不同投放场所的盗食情况,笔者选择鼠密度较高的稻区进行了该项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田间不同饵料:试验地点:平川镇城南村。1.无毒饵料:于8月25日水稻孕穗期投饵,每隔5米为一个投饵小区,每个小区内相隔033米,分别投放...  相似文献   
1000.
大足鼠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研究大足鼠的区域分布,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及危害特征。结果表明,该鼠分布于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盆底丘陵区和盆周及盆西南区,尤以川西平原区的优势度较高。该鼠一年发生两个数量高峰:6月、11月,后者高于前者。该鼠有明显的季节性迁移和趋食性迁移特性。大足鼠有在同一食源点上反复取食的特性,从而使作物形成被害株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