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80篇
  免费   1109篇
  国内免费   1483篇
林业   1216篇
农学   1348篇
基础科学   225篇
  1003篇
综合类   13686篇
农作物   1020篇
水产渔业   2414篇
畜牧兽医   8373篇
园艺   2773篇
植物保护   3014篇
  2024年   295篇
  2023年   953篇
  2022年   1022篇
  2021年   1005篇
  2020年   961篇
  2019年   1159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906篇
  2016年   1103篇
  2015年   1247篇
  2014年   1676篇
  2013年   1422篇
  2012年   2039篇
  2011年   2097篇
  2010年   1809篇
  2009年   1884篇
  2008年   1825篇
  2007年   1535篇
  2006年   1357篇
  2005年   1262篇
  2004年   1049篇
  2003年   952篇
  2002年   828篇
  2001年   760篇
  2000年   638篇
  1999年   556篇
  1998年   532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415篇
  1994年   424篇
  1993年   335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333篇
  1990年   265篇
  1989年   251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有孤雌生殖现象,其后代几乎为雄性。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菌,参与多种调控寄主的生殖活动机制。通过对外膜蛋白基因(wsp)、细菌细胞分裂蛋白基因(ftsZ)和核糖体16S rDNA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在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的DNA中分别扩增出约600、1000和900 bp的片断,验证了米蛾体内已感染了Wolbachia;而在桑天牛卵啮小蜂的DNA中未扩增出任何片断,表明Wolbachia在桑天牛卵啮小蜂体内未被感染或感染率极低。  相似文献   
972.
李庆利 《食用菌》2007,29(1):65-65
我地长丰县,个体种菇户很多,除了双孢菇外,多数用塑料袋栽。栽培场地接种室长期得不到更换,使杂菌基数逐年增多,致使不少种菇户接种后菌袋受杂菌感染加重。杂菌感染袋,有些虽能发好菌,但出菇偏少,病害多。上述情况发生,究其原因跟接种时把关不严有一定关系,有些种菇户把灭菌后的料袋放到室内或菇棚内简单的点燃一些灭菌药品即接种导至如此。笔者用简便方法可使接种成功率得到提高,具体做如下:  相似文献   
973.
侯攻科 《食用菌》2007,29(3):3-3
1 砌菌墙 选长满健壮菌丝的菌棒,用小刀在菌梅1/2处环割塑料袋,脱掉下部的塑料袋备用。砌墙前先打底,做成宽90cm,高出地面10cm的畦,然后双面卧式摆放第一层菌棒,菌棒间距2cm,袋口朝外,脱掉塑料袋的一头朝内,间隙用覆土填补,一层摆放结束后,整体覆1cm厚的土,浇足水,再摆放第2层,共摆8层,每层四周缩进3cm,整墙砌好后呈梯形。菌墙顶层做成水槽形,便于加水保湿。  相似文献   
974.
冯国明 《食用菌》2007,29(6):55-55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现蕾,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笔者根据栽培白灵菇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975.
王国利  朱建兰 《植物保护》2007,33(6):140-142
利用四脊裸孢壳Dh菌株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钩麦蛾幼虫和菜青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分析Dh菌对钩麦蛾和菜青虫幼虫的作用。结果表明:Dh菌1×106、5×106、1×107、5×107个/mL和1×108个/mL 5种浓度分生孢子悬浮液对钩麦蛾和菜青虫幼虫均有致病力,致死中浓度钩麦蛾幼虫为4.426×106个/mL,菜青虫为1.279×107个/mL。  相似文献   
976.
为了明确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001对烟草的促生机制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内源激素检测及处理烟草植株B-001菌量追踪测定等方法研究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001的作用机制及其自身在烟草体内的群体数量动态等。结果表明:施用B-001菌株后,烟草幼苗鲜重增加了43.01%~57.70%;烟草中吲哚乙酸、赤霉素和玉米素核苷的含量增加,而脱落酸的含量降低;苗期至旺长期的烟草K326中B-001数量大幅增加,但到成熟期数量大幅下降;1×107、1×108、1×109、1×1010cfu/mL的菌悬浮液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0.3%、62.8%、70.2%、70.3%。  相似文献   
977.
病症观察表明,烟草感染青枯菌后168h叶片全部萎蔫下垂、褐变。茎部切片表明,青枯菌处理72h,个别导管内出现了染色较深的物质,髓部和皮层的部分薄壁细胞出现破损。120h后导管内染色较深的物质增多,导管堵塞程度加大。168h后局部区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分离。对感病植株的叶进行青枯病菌分离,结果表明:从叶中可分离出致病青枯菌,并可以导致复感植株得病继而死亡。  相似文献   
978.
烟草青枯病内生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体内的大量微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生活在植物特定部位,因而与植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些微生物在植物体内大量繁殖和扩散,有望成为生物防治有潜力的微生物。内生细菌是植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微生物之一,具有在植株体内分布广、定殖能力强、防效好以及增殖和扩散快等优点,因而成为发展前景很好的植物病害生防菌。  相似文献   
979.
赵建军 《植物医生》2007,20(2):40-41
用棉籽壳和麦粒砂分别作为真菌培养基物,繁殖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病原菌,试验结果表明棉籽壳繁殖棉花两病病原菌,比用常规麦粒砂繁菌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且污染小。  相似文献   
980.
新农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7,28(5):60-60
中文通用名称:申嗪霉素英文通用名称:Phenazine-1-Carboxylic农药登记名称和商品名:1%申嗪霉素悬浮剂(绿群)理化性质:申嗪霉素为我国自主开发的抗生素类杀菌剂,是由荧光假单胞菌菌株M18经发酵、提取而成的。申嗪霉素原药的质量分数≥95.0%;外观为黄绿色或金黄色针状结晶;熔点:241~242℃;溶解性:溶于醇、醚、氯仿、苯,微溶于水;稳定性:在偏酸性及中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