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52篇
  245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土地资源。草地和耕地一样,是构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条件的物质基础。草产业是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生,它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具有生存攸关的地位和作用。草业具有改变生态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外,还有国土绿化、发展畜牧、美化环境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2.
永靖县地处甘肃中部西南,黄河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东径102°53′~103°59′,北纬35°47′~36°12′之间。东连兰州市西固区,南濒刘家峡水库,西接青海省民和县,北与兰州市红固区隔河(湟水河)相望。2006年,全县大牲畜存栏40428头,其中牛6574头,羊存栏138654只,猪存栏57887头,鸡存栏  相似文献   
93.
当前,基于正积温的度日模型广泛应用于冰川消融研究中,该模型的核心参数是度日因子。根据印度河上游Sachen、Gharko、Barpu冰川2014—2016年的物质平衡和气温实测资料,计算得到消融期内各冰川研究区的度日因子,并分析了度日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Sachen、Gharko、Barpu冰川度日因子均值分别为2.83 mm?d-1?℃-1、3.74 mm?d-1?℃-1、3.91 mm?d-1?℃-1;各冰川度日因子皆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增,海拔递增率分别为0.003 7 mm?d-1?℃-1?m-1、0.007 4 mm?d-1?℃-1?m-1、0.004 1 mm?d-1?℃-1?m-1;对于同一观测点而言,度日因子不是一个常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冰川度日因子随着年际变化呈增加的趋势;度日因子受表碛影响显著,度日因子整体上随着表碛厚度的增加而递减。然而表碛厚度低于2 cm时,表碛的覆盖作用促进了冰川的消融,表碛覆盖区冰川度日因子大于裸露区冰川;冰川朝向的变化对度日因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向阳坡的冰川度日因子随海拔递增率大于阴坡。  相似文献   
94.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详细研究了岷江上游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状况及其1986~2000年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影响。作者认为,必须在提高全民的环护意识以及相应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的前提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区域外补偿机制,保护该地区有限的珍贵林业资源,恢复其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作用,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5.
岷江上游水资源问题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岷江上游是成都平原最主要的供水来源,被称为是“天府之国”生命的源泉。但是,岷江上游的水资源面临着总体水量减少,洪水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在分析岷江上游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生态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法,试图解决岷江上游水资源的问题,为岷江上游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某建设场地位于岷江上游大沟流域,为山洪泥石流多发区。从主、支沟山洪泥石流特征、泥石流暴发规模及支沟泥石流对主沟山洪特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场地可能遭受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场地按危险程度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该场地主体位于基本无危险区,其建设计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
淮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元素地球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野外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禹州全新世风成黄土-古土壤剖面系统采样,利用X-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并与磁化率曲线、粒度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发现:常量元素氧化物比值钾钠比、残积系数和以Rb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含量等随剖面层次呈规律性变化,即在古土壤层(S0)中含量最高,表土层(MS)中次之,在黄土层(L1、Lt、L0)中最低。硅铝率和Sr的含量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表明在全新世古土壤层和表土层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成壤作用和次生粘化作用较强;在黄土堆积时期,气候比较干旱,沙尘暴频繁,成壤作用微弱。这些化学参数与磁化率曲线可以进行对比,表明成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受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成壤环境变化的控制。与黄土高原腹地的洛川剖面相比,淮河上游禹州剖面中绝大多数常量元素的含量较高,而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偏低,磁化率也显著偏低,绝对值差别很大,粒度组成当中细沙成分含量很高,这说明淮河上游黄土物质来源与黄土高原地区明显不同。联系全新世时期黄河频繁泛滥、改道、沉积与黄淮平原盛行东北风形成流沙地的事实,认为淮河上游的黄土是黄河泛滥沉积物质经过风沙活动改造,由东北风力系统搬运而来的近源粉尘堆积,再经过就地风化或者成土改造而形成。  相似文献   
98.
海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市海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是缓解首都供水和防洪压力的重要工程之一,同时也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富民工程,为实施好这项工程,在回顾,总结历年来大同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强化领导;二是科学实施,严把质量关;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干部业务素质;四是加强管护,治管并重。  相似文献   
99.
黄河上游主要干支流近期降水、径流统计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利用假设统计检验法对黄河上游干流唐乃亥和支流洮河、湟水河、大通河四个流域——即刘家峡以上黄河主要干支流流域,近30年来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检验。为探讨流域蓄水特征和产流特征变化,考察总径流量变化趋势,分别对枯季径流、汛期径流、年径流及相应时段降水做了同步分析,并分区域探讨了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得出黄河上游径流在这四个流域有减少的趋势,但程度各不相同的结论。湟水和大通河在降水和径流方面的变化均不显著,洮河流域降水减少最为明显,且下游减少最为厉害。在径流方面,洮河汛期径流量变化趋势不同于降水,人类用水量的行为已改变了径流序列的时程变化特性。唐乃亥降水特性有所变化,但更为突出的是枯季径流显著减少,对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渭河上游长期设施种植对土壤盐渍化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采样方法,以不同种植年限的温室和露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期连作蔬菜对温室土壤p H、全盐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温室菜地土壤(0~20 cm)p H都明显低于露地,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p H逐渐降低,p H与种植年限显著负相关,年均降低0.05个单位;土壤全盐含量与种植年限呈显著正相关,年均增加0.18百分点。连续14 a种植蔬菜的温室,土壤已出现轻微的盐渍化现象,土壤全盐含量达到3.4 g/kg,是露地土壤的6.35倍,应考虑采用深翻、覆盖及灌溉排盐等措施控制盐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