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6篇
  10篇
综合类   641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骡肺虚咳喘,多因外感风寒、内伤引起热邪久恋于肺、损伤肺阴,至其久病体弱,肺失清肃而出现肺气虚或肺阴虚为主症的咳嗽气喘症状。笔者通过对百余例患畜的诊疗,收效显著。现将病例诊疗始末简介,以期和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是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的果实。唐代《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李时珍指出;"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  相似文献   
13.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是人工栽培五味子(以下简称北五味子)的大省,五味子总产量据全国之首,其中以辽宁省产量最多,吉林、黑龙江次之。2010年北五味子产新工作到10月份已落下帷幕。产新前后,许多药商和药农都在关注今年北五味子的产新动态:产量、价格、库存、销势、后市等商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五味子的研究作简要概述,并试对我国五味子的资源培育、野生驯化、人工栽培、产业开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Schisanda chirtensis(Turcz)Bailll]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多年生藤本攀缘植物,是著名的珍贵中药材。五味子有南北之分,本区所产五味子称北五味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药食兼用型的经济植物。以果实入药。浆果肉质,球形,深红色。有益气敛肺、滋肾温精、生津止渴之功效。可治肺虚、咳喘、泄痢、盗汗等。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白龙江流域林区2200m以下的沟谷灌丛中广泛分布,亦产于我国的东北、华北、湖北、湖南、江苏、四川等省。  相似文献   
16.
姚秀霞 《中国林业》2010,(10):52-52
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滕本。其果实肉厚、粒大、有油性、光泽好,因其苦、辣、酸、甜、咸五味俱全而得名。成熟果实是重要的药材,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2008年,密山市林业局被黑龙江省确定为特色林业产业野生药材基地,培育五吵子2万亩,  相似文献   
17.
18.
赵丹 《绿色大世界》2012,(3):141-142
从生物学特性、栽培选址、栽植、管理、采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五味子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为五味子在辽西地区林地种植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五味子实生苗地下横走茎的形态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a生五味子子叶腋芽可发育为地下横走茎,但其发育较缓慢,在8月下旬至9月初才发育成地下横走茎,第1片真叶腋芽和第2片真叶腋芽当年均可以发育成地下横走茎;2 a生和多年生五味子植株基部的越冬芽都会发育成地下横走茎;无论是子叶腋芽还是越冬芽在转变初期与一般芽形态相似,但经过伸长生长后,其茎尖开始弯曲以适应地下生长。地下横走茎的发生部位较集中,常呈轮生状。较高节位芽的超显微结构与子叶叶芽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五味子的芽能否形成地下横走茎在其形成的早期可能就已经决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凤城市郊区北五味子园杂草种群分布情况的调查和实施不同覆盖措施清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凤城市郊区五味子园杂草具有鲜明的季节特性和杂草分布不均匀特性,杂草滋生数量较大,对五味子植株生产影响较大;杂草主要通过草籽和串根繁殖;不同覆盖措施间控制杂草的效果差异极显著,以覆双层黑地膜取得的效果最好,杂草比对照减少99.80%。采取双层黑地膜覆盖技术是有效控制五味子园杂草滋生蔓延的最佳措施,能够达到彻底控制杂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