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71.
米尔贝肟     
<正>米尔贝肟是目前防治犬猫体内外寄生虫的特效药,能特效防治心丝虫,高效防治钩虫、圆虫、鞭虫、蛔虫等体内寄生虫,以及毛囊虫、疥癣、虱、跳蚤等体外寄生虫。  相似文献   
72.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羊鞭虫病实时荧光PCR方法,根据GenBank已经公布的羊鞭虫(Trichuris ovis)ITS基因序列(登录号:JF680987.1),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重组质粒作为绝对定量模板,建立检测羊鞭虫病的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反应体系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并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0.994,扩增效率E=1.05。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其他8种常见家畜寄生性线虫病不发生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最低检出下限为31.7拷贝/μL;重复性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43%~1.04%和1.20%~1.91%,均小于2.00%。用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和显微镜检查方法分别对2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实时荧光PCR和显微镜检查方法检出的阳性样品分别为14和9份。本研究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在粪便中快速、准确、灵敏检测羊鞭虫卵,为羊鞭虫病的检测和防控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用血卵涡鞭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常规融合、间接ELISA方法筛选,将所得阳性克隆再经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3株针对血卵涡鞭虫的单克隆抗体(2B2、3G4、4G7),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表明,三者为IgG类抗体。用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抗体,其细胞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5.12×10-4和8.00×10-4。进一步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荧光抗体方法对单抗特异性进行鉴定,阳性虫体被染上黄绿色荧光,而正常梭子蟹血淋巴则未被染色。用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兔抗血清以羊抗鼠HRP-IgG为酶标抗体,建立了检测血卵涡鞭虫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血卵涡鞭虫阳性标本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好,可用于血卵涡鞭虫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4.
以寄生于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血卵涡鞭虫虫体为抗原,制备了多克隆血清抗体。抗体经健康梭子蟹血淋巴吸附处理后,间接ELISA检测效价达7680。应用该抗体建立了血卵涡鞭虫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IFAT)。采用常用显微镜检、PCR及 IFAT三种方法对采集的养殖青蟹、梭子蟹、及海捕梭子蟹等18个样本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常规显微镜检阳性检出率为33.3%,而IFAT及PCR检测阳性率77.8%,符合率达100%;阳性虫体被染上黄绿色荧光,而正常梭子蟹血细胞则未被染色;可检测到血卵涡鞭虫不同生活阶段的营养体、腰鞭孢子及合孢体阶段。本文为血卵涡鞭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生活史研究提供了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应用PCR方法检测患“黄水病”锯缘青蟹中的血卵涡鞭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水病"是目前锯缘青蟹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病蟹主要症状表现为肌肉白浊,体液呈土黄色或浊白色牛奶状。因该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青蟹养殖业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青蟹养殖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病蟹体液中发现大量疑似血卵涡鞭虫的寄生原虫,应用已建立的梭子蟹血卵涡鞭虫病的PCR检测方法对患"黄水病"青蟹进行检测。结果从患病青蟹组织的DNA中扩增出产物大小为585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经序列分析比较,与三疣梭子蟹上发现的血卵涡鞭虫的序列同源,同源性达99.7%。综合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组织病理学、电镜观察等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血卵涡鞭虫是引起养殖青蟹"黄水病"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76.
猪的三种线虫病,即猪捻转血矛线虫病、猪类圆线虫病和猪鞭虫病。常见的猪捻转血矛线虫有3种,即细小捻转血矛线虫、圆形螺咽线虫和六翼泡首线虫;猪类圆线虫病主要是指兰氏类圆线虫;猪鞭形线虫简称猪鞭虫。本文主要从虫体、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猪三类线虫病进行了阐述。1猪捻转血矛线虫病1.1虫体常见于猪的捻转血矛线虫有3种:一种是细小捻转血矛线虫,又称红色猪圆线虫;另外2种粗大捻转血矛线虫是圆形螺咽线虫和六翼泡首线虫。  相似文献   
77.
猪毛首线虫病是由毛首科(Trichocepalidae)、毛首线虫属(Trichuris)的猪毛首线虫(T.Suis)寄生在猪盲肠内引起的以腹泻、贫血、生长停滞为主要症状的寄生虫病,因猪毛首线虫形似马鞭,故又称猪鞭虫病。该病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猪场较常见,对仔猪危害较大,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猪大批死亡。2012年5—8月,在思南县邵家桥镇发生2起仔猪顽固性下痢、贫血、精神沉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初期采  相似文献   
78.
鞭虫病(Trichuriosis)是由猪鞭虫(猪毛尾线虫)引起的,又称猪毛尾线虫病。虫体为乳白色,前部细长,后部短粗,外观极似马鞭,故称鞭虫。我国各地均有报道,尤其是一些场地老化的猪场更易发生,仔猪尤为受鞭虫的危害,重者往往导致死亡,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笔者于2012年5月发现一猪场突然出现腹泻,并伴有血样下痢,诊断为猪鞭虫和回肠炎混合感染,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79.
<正>猪的寄生虫病类繁多,有蛔虫病、疥癣病、弓形虫病、球虫病等,但以疥螨、蛔虫、球虫、鞭虫病最为常见,对猪的危害较严重,常常造成猪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0.
<正>相对于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由于往往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或者根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可能受到忽视。但由于该病可以造成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等,引起的隐性损失巨大,因此需要养猪人的足够重视。疾病问题是影响中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猪病的种类很多,其中有感染性疾病,又有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又分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染性疾病往往是群体发病,可以造成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容易引起猪场高度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