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5 毫秒
41.
生态户是构成生态环境的最小单元,它既是一切生态建设措施的落脚点,也是促使陕北农民走出贫困、实现小康的奠基石。解决黄土高原的问题最为根本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生态户的建设,整合有关水土保持措施,使其长期稳定地发挥生态效益,最终促进陕北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好转。必须实施重点突破战略,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层层落实、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治理,积少成多,绝不反复,最后实现全面好转。  相似文献   
42.
研究陕北黄土高原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护,提升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多目标综合评价法研究陕北黄土高原2013、2017年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障碍度模型计算障碍因子及障碍度。研究结果显示:(1)与2013年比较,2017年陕北黄土高原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格局呈现发展较好的趋势。(2)2017年陕北黄土高原25个县(区、市)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度存在差异。(3)2017年耕地生态安全分布情况为南部西部中部北部东部。可见,陕北黄土高原耕地生态安全整体上向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未来更应从"惠民惠农"政策保护、生态安全知识普及、土地整治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研究区耕地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43.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时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李晶  任志远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2538-2544
【目的】为了定量的建立区域绿色生态经济账户,为区域土地的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以中国陕北黄土高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测定,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与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分析区域现状主要生态过程入手,研究了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格局变化,以及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的时空分布。【结果】1978年1990年和2000年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467.23亿元、577.03亿元和560.99亿元。从1978年至1990年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价值增加了19.03%,而1990年至2000年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价值减少了2.86%,但是在22年来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价值增加了16.71%。【结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大的区域来讲,1978年到2000年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在缓慢增加,并且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主要在南部,北部变化不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趋势是缓慢增加,但是局部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却很剧烈,而且,陕北黄土高原1990年至2000年生态服务价值总体上是在减少。生态环境改善的情况存在区域分布差异,南部改善面积较大但是北部地区改善缓慢。  相似文献   
44.
1华北驴主要产区为华北驴主要产于陕北黄土高原以东、长城以内至黄淮海平原,并分布到东北三省。产区内有高原、山区、丘陵和平原,虽然地形、气候条件存在差别,但都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饲料来源丰富,农牧业发达,环境条件很适宜驴的生活特性。华北驴是我国北方农业区除牛以外的第2大役畜。由于农业条件差,作物产量低,牲畜养殖水平低,多养小型驴。  相似文献   
45.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及验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陕北地区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区域土地覆被发生巨大变化,退耕后土地利用/覆被分类有利于实现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动态监测,评价退耕还林工程进展程度。该文在前人分类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分布特征的实地调查,首先构建了适合陕北地区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其次依照上述分类系统,以MODIS/NDVI数据、DEM数据和陆面温度数据为依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2008年陕北地区土地覆被进行分类;最后采用野外调查数据和Google Earth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利用误差矩阵的方法对分类结果的整体精度和典型区域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区分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上述方法的土地覆被分类不仅反映了土地覆被分布的整体情况,而且不同的土地覆被类型之间也得到较好的区分。  相似文献   
46.
秸秆覆盖对农田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秸秆覆盖的土壤剖面含水量与裸地显著不同,与前者相比,裸地土壤水分无明显的层次性变化,受降水及蒸发等因子影响明显。由于覆盖状况和土壤物理性质不同,土壤水分变化幅度也有明显差异,秸秆覆盖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玉米拔节期0~40cm土层达到18%。苗期根长小并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孕穗期和灌浆期根长大大增加,主要分布在0~60cm和0~90cm土层。秸秆覆盖可以显著地增加土壤水分利用率和蓄水量,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单产32.1%。  相似文献   
47.
苗秀琴  王宁 《中国林业》2011,(15):44-44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过度地带,林业用地560万亩,是一个发展中的林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定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的任务更加艰巨,作为城市绿化重要物质基础之一的绿化苗木产业也因此迅猛发展起来。但在这一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现就定边城市绿化苗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8.
<正>黄龙山林业局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处黄龙山东段,行政区划在黄龙、宜川、洛川县境内,林区总面积291.26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61.14万亩,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236.39万亩,主要树种有辽东栎、白桦、山杨、油松、侧柏等,活立木总蓄积846.4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4%。  相似文献   
49.
<正>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火龙、跑马干,是一类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温度决定发病的轻重,湿度决定病害的流行的程度。其发病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发病重,2周内可使整株叶片枯死,减产20%~50%,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府谷县地处长城沿线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和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蔬菜种植面积1866 hm2,设施蔬菜面积由1996年的20 hm2发展到目前的213.3 hm2,其中黄瓜种  相似文献   
50.
横山县地处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鄂尔多斯草原接壤,属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带。总土地面积4600多平方千米,3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88%。横山县是农业大县,但以羊为主的养殖业条件独特,人工种草面积达130万亩,天然草场约90万亩,羊子饲养量达150万只,生猪饲养量36万头,大家畜4万头(匹),家禽饲养量180万只,肉类总产量近30000吨,奶类总产量约3000吨,禽蛋4000吨。年产羊绒340吨,羊毛600吨,羊皮60万张,牧业总产值达9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