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3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416篇
林业   775篇
农学   601篇
基础科学   536篇
  775篇
综合类   7006篇
农作物   459篇
水产渔业   372篇
畜牧兽医   3220篇
园艺   581篇
植物保护   31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828篇
  2012年   991篇
  2011年   974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869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近3年来,鄯善县农机局共引进550kg双降解地膜,分别在县山南吐峪沟乡、达浪坎乡,山北辟展乡、七克台镇12.7hm2不同气候、不同土质的耕地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82.
夏季如何防治鸡球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84.
二化螟以幼虫危害水稻,幼虫有群集和转株为害的习性。二龄前群集危害,二至三龄期开始转株危害,遇缺水干旱时转株频繁,危害加重。针对以上特点,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5.
杨学 《中国麻业》2004,26(5):225-227
从亚麻细菌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茵特性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耕作栽培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种子带茵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86.
现将笔者近几年防治宠物犬皮肤病简况介绍如下:1 犬皮肤病临床症状 犬的背部、腹部等被毛粗糙,发疯似地抓挠、搓蹭,常用舌头舔患处或撕咬瘙痒部位,患部出血或大面积脱毛;犬窝附近有皮屑状脱落物;皮质增厚有鳞斑;或丘疹、水泡、点状红斑点、脓胞等。皮肤病可分为:  相似文献   
87.
不同途径感染猪血球凝集性脑脊髓炎病毒的比较病理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传代鼠血球凝集性脑脊髓炎病毒接种液,经不同途径感染12头5日龄仔猪作比较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经脑内注射、前后肢肌肉注射、口服、口服兼滴鼻等途径接种的仔猪全部感染发病,并在接种后36~98h死亡。发病猪出现脑、脊髓的小静脉和毛细管充血、出血、水肿,神经原水肿、急性肿胀、急性液化及中央染色质溶解,胶质细胞轻微增生等非化脓性脑脊髓炎特征。口服兼滴鼻接种猪脑脊髓出血、脑水肿最明显,神经原变质也最重。脑内接种猪脑膜的血管周围出现明显的免疫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88.
张新贵 《果农之友》2003,(10):28-28
猕猴褐斑病、灰斑病、黑斑病和褐麻斑病,是猕猴桃生长期最严重的几种叶部病害,全国人工栽培区几乎均有发生。危害后常导致叶片大量枯焦或提早脱落,影响果实产量与品质。1褐斑病1.1症状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初期在叶边沿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后病斑顺叶缘或向内扩展,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病斑由褐变黑,引起霉烂。正常气候条件下,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褐色至浅褐色,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分生孢子器)。高温下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易破裂,后期干枯脱落。叶面中部的病斑明显比叶缘处的小,病斑透…  相似文献   
89.
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医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肘后方》中就有“沙虱毒(恙虫病)”记载。1932年Doyle在印度首次报道,此后有20多个国家有本病发生。我国20世纪80年代曾有零星报告,2000年北方数省发生流行,2001年其它省市也发生本病,引起了广泛高度关注和研究。1病原特性按国际《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将附红细胞体(立克次氏体)列入立克次氏体目(Rickettsial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立克次氏体为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形态为多形性,以杆状、圆形、丝…  相似文献   
90.
传染源主要包括带有传染性疾病病原的物体和动物,如发病鸡、处于病原携带状态的鸡、可能带有病原的其他动物,以及可能带有病原的鸡舍、用具等。(1)在鸡舍的设计和管理方面,选择交通方便,但要远离交通要道、其他禽场、屠宰场等人畜聚集的地方;水质好,如果没有自来水,要选择深井水,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江河水;可以方便地进行排水和通风;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应严格分开;在各大区、小区和鸡舍的门口应有消毒池,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更换消毒液。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使其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进出鸡场、鸡舍的车辆、人员和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