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4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416篇
林业   775篇
农学   601篇
基础科学   536篇
  775篇
综合类   7006篇
农作物   459篇
水产渔业   372篇
畜牧兽医   3220篇
园艺   581篇
植物保护   318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828篇
  2012年   991篇
  2011年   974篇
  2010年   885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869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高油玉米是利用现代科技,人工创造出来的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含油量高。具有高蛋白质含量、高赖氨酸含量、高VE含量和高类胡萝卡素含量等优点,是一种综合优质玉米。在美国的罗拉多州和爱达荷州近日的研究证明,高油玉米可以有效地代替100%的标准玉米,使肥育肉牛日粮中脂肪增加3%,高油玉米净能大约高出6%,牛的生产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2.
随着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膨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饲料生产和油脂及食品加工等行业.  相似文献   
63.
64.
《吉林畜牧兽医》2003,(9):42-42
病因区别:猪流行性感冒是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此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后污染环境。饲具、剩料、剩水、病猪、老鼠、蚊蝇叮咬、飞沫、空气流通等都是此病的传播途径。夏、秋和早春天气多变时容易发生。而猪感冒多因天气骤变、忽冷忽热、营养不良、体质瘦弱、露宿雨淋、寒风侵袭等引起,而不传染其他猪只。症状区别:猪流感最初食欲减退或不吃食,眼结膜潮红,从鼻中流出粘性分泌物,体温迅速升高至40.5~42.5℃,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有时喝几口清水,咳嗽,从鼻中流出…  相似文献   
65.
马、牛浑睛虫是由于牛的腹腔丝虫和马的丝状童虫感染所致。感染后的马、牛眼内可看到1~3条象头发丝一样细小的虫在眼睛的巩膜内游动,虫体长约1~4cm不等,该病常发生在马较多,牛感染低于马。1感染途径该病的传染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马、牛传染。这些蚊虫都是靠吸取马、牛的血液生活的,所以,当蚊虫吸取马、牛的血液时,将相应的丝虫的幼虫(微丝蚴虫)带进体内。经过10~15天开始发病,并经过血液循环逐渐进入马、牛的眼睛内,引起马、牛眼睛发病。2发病时的症状马牛发病时初期眼睛红肿、流泪、怕光,随着病情的深入,结膜和巩…  相似文献   
66.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葡萄园套种马铃薯等新的种植模式的推广,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晚疫病,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本文对当地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作一总结,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67.
68.
柞蚕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微粒子病俗名锈病、渣子病、底子病,是当前柞蚕生产,特别是种茧生产中危害十分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散布广,全国各蚕区均有发生;传染性强,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控制其发生. 1病原 柞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寄生于蚕体的组织器官而引起的疾病.这种原虫,属于微孢子虫科、微孢子虫属,寄生在寄主体内,以渗透方式摄取营养,破坏寄主的细胞.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分为:孢原质(即芽体)、裂殖体(即游走体)、产孢体、孢子母细胞和孢子5种形态,即5个发育阶段,但只有孢子能在寄主体外存活,是该病的主要传播体.孢子为长椭圆形,一端稍粗,一端细,形似米粒.孢子长1.2~4.7um,幅宽1.1~2.1um.孢子表面无色,有微皱,折光性强,在光学显微镜下为淡绿色或淡蓝色.  相似文献   
69.
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华  齐刚  代彦  陈秀为 《饲料工业》2003,24(11):37-40
试验对白腐菌TK-X-03在固态培养条件下稻草秸秆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糖、(NH4)2SO4和MnSO4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3%、0.015%、0.05%。稻草降解过程中赖锰过氧化物酶(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漆酶(Laccase)、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酶活在培养的第6、7、9、10和15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6U/g、8.71U/g、0.054U/g、400U/g和0.26U/g。培养25d后,稻草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依次为25.1%、29.8%和55.1%。  相似文献   
70.
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引 《花木盆景》2003,(7):35-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