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193篇
农学   258篇
基础科学   239篇
  677篇
综合类   1991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98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46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在我省春旱对玉米危害最大,一般发生在4~6月份,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上一年雨雪稀少,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大。此外,春季温度回升快,相对湿度迅速降低,风速大,蒸发量大,致使解冻返浆后的土壤水分迅速消耗,造成春旱。而秋整  相似文献   
992.
993.
气温,降水量对啤酒大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胡祖华 《大麦科学》1992,(3):7-8,33
  相似文献   
994.
埃塞俄比亚位于红海西南部的东非高原上,国土面积为122.19万km^2.四面与苏丹、肯尼亚、索马里及吉布提接壤。埃塞俄比亚海岸线长1013km。全罔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三分之二,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由于海拔高度差异悬殊.全国范围的气候特点和降水分布的地域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995.
提高旱作农业产量的根本途径,关键是水,出路是肥,以肥蓄水,以肥调水,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6.
盘龙河水沙输移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盘龙河自1951年以来的水沙输移特性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盘龙河径流量在1951—2003年期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从1951年起流域内也修建了大量拦蓄泥沙的水库与水电站,但河流输沙量仍然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这主要与当地森林植被破坏、耕地面积扩大和工程建设中任意排放废弃土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盘龙河输沙率持续增大是当地生态恶化的一种征兆,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7.
山西省襄垣县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降雨相对集中,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有效积温3300℃,无霜期155天以上,年降水量550 mm,具有谷子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但谷子产量总体不高,费工费时,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旱平地一膜四行V形沟穴播谷子技术模式,采用V形沟集水、播种孔渗水,集无效降雨为有效降水,提高了自然降水利用率;地膜全覆盖减少暴雨对土壤冲刷打压,减少了丘陵山区水土流失,耕作层变疏松,根系平铺伸展舒适;水、气、温、肥协调,谷子耐旱能力增强。2019年全县利用该技术种植的谷子达3000亩,平均亩产量275 kg,比常规对照亩增产145 kg。  相似文献   
998.
999.
高水分粮安全度夏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分为15.3%和14.2%的两仓粮食进行高水分粮安全度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两试验仓的高水分粮都能够安全度夏,色泽、气味正常,没有发生品质劣变现象。1号仓粮食水分自然下降1%,35号仓粮食水分自然下降0.7%。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位于祁连山(中山带)寺大隆林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近22年来的年最大雪深,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观测记录,用平均差值法,最小二乘法,自回归滑动平均法检验了祁连山寺大隆林区积雪,冷季降水,冷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祁连山寺大隆林区积雪呈增加趋势,近22年来年平均增加1.14%,冷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也是增加的,其中冷季降水平均增加0.39%,而冷季气温升高了0.88℃,积雪与冷季气温之间存在着弱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冷季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