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315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176篇
  86篇
综合类   866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484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的树木和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营造城市森林.创造优美、清新、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加强城市森林建设.“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能够凝聚人气、吸引人才.促进经济、科技、教育、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森林建设.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向森林化方向发展.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是新世纪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2.
据统计。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的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危机。水资源问题将是制约兴安盟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目前全盟平均年缺水量2.18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1.831亿立方米,因缺水少生产粮食2.136亿千克~2.441亿千克。例如1997年.黄河断流长达700多公里,295天无水人海;全国50%以上河水被污染。其中严重污染占10%。21世纪,我国面临着人口高峰的巨大压力。缺水总量将达6.103亿立方米。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江泽民指出,“得认真研究水的问题……,应该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23.
认真规范蔬菜采后分级及流通各环节操作规程,是在加入WTO后市场开放条件下,我国蔬菜商品遵循世贸规则,参入国际竞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可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素质.下面简要介绍有关茎用莴苣采后产品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4.
植物通过改变地上和地下器官的功能性状和养分分配响应土壤水分变化.本研究以生长两年的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水分梯度(W1:田间持水量的30%;W2:田间持水量的40%;W3:田间持水量的55%;CK:田间持水量的75%),并分析了骆驼刺叶和根的主要功能性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分的减少显著降低了骆驼刺的叶、茎、刺、地上、地下生物量(P<0.05),而对根冠比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骆驼刺幼苗主要通过减小叶面积、增大比叶面积、减小根体积、增加比根长的生长策略响应水分胁迫.初步说明,骆驼刺能利用自身性状间的协同或权衡作用形成不同的适应策略.在所有水分梯度下,骆驼刺将更多的养分分配在根系中,器官间养分含量呈根>叶>茎>刺的规律;地上与地下之间的养分比值和水分变化正相关.本研究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区荒漠植被生态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5.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中强度耐盐碱豆科牧草,在盐碱地种植苜蓿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阐述了盐碱地苜蓿的适应机制及栽培策略: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保护膜系统,维持代谢平衡;苜蓿通过改变根、茎、叶的组织结构抑制毒害离子进入植物体和提高水分的运输代谢效率;制定适宜的灌排水制度改造盐碱土,以降低土壤含盐量;利用根际有益微生物改善根际微环境,以提高苜蓿的抗逆性;常规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相结合是培育耐盐碱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整合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研究方法,是未来苜蓿耐盐碱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26.
一、操作简便 无需电力,不用乙炔,不用对储油箱加压,克服了使用前的烦琐准备工作.炬体结构合理,氧、油阀位置与乙炔割炬的氧、燃气阀位置完全一样,操作方法与乙炔割炬完全相同.彻底改变了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难以马上适应的缺陷,极大简化了使用后的现场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7.
我国黑荆树适生区的划分及各区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64 locations in wattle natural distribution in Australia and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61 plantations in 30 more countries, 5 important factors were selected for determining the suitable climatic requirements for the growth of wattle. The experience of plantation wattle in China for over 30 years has been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climate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wattle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China is a suitable country for growing wattl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our investigation, a division of suitable areas for growing wattle in China was made. Key points of planting method in each area we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28.
巨桉种源试验及其在我国适生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在福建省长泰县和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我国首次系统巨桉种源试验。参试种源来自澳大利亚的巨桉自然分布区、巴西的人工林和南非种子园。当巨桉林龄18个月时,长泰试验点平均高4.51m,胸径4.2cm,种源间差异均不显著;琼海试验点平均高4.45m,胸径3.6cm,种源间差异显著。地点间平均树高几乎相同,但胸径差异显著。试验发现,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巨桉的种群变异可能是不规则的。应用GENSTAT统计程序进行的生物气候预测分析表明,巨桉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大致始于温州,沿海岸与南岭平行至黔桂边界,向南经雷州半岛至海南岛东南,以及川、滇境内的一些不连续地区。  相似文献   
129.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建设生态湖南,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生态湖南,主要载体是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重要任务是调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基本措施是恢复、保护生态系统和调整产业结构,远景目标是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森林和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和群落,并通过关键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0.
祁连圆柏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kom)是我国西部高山寒温性针叶林的阳坡替化种,具有很广的生态适应幅度和抗逆性,是较差立地类型的先锋树种及园林景观树种.为常绿乔木,高10~20 m.小枝直立或下垂;树干直或扭曲,雌雄同株或异株,浆果状球果2年成熟落地,其种仁率低;成熟采收的种子需2年的沙藏层积变温处理才可正常发芽出苗.故其林木更新不良,实生繁殖困难,资源日渐枯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