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2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林业   3236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208篇
  787篇
综合类   3011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400篇
畜牧兽医   405篇
园艺   447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8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655篇
  2012年   705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对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区北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为期1年的鸟类资源调查研究,从鸟类种类、数量、鸟类群落多样性以及鸟类群落组成等方面,对季节动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01种,隶属于16目35科,共计6 002只个体,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居留型中夏候鸟占优势,有62种(占总种类的61.39%);生态类型以鸣禽占优势,为65种(占51.97%),该湿地公园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3.84,均匀度指数为0.832。在4种生境中,林地及灌丛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通过相似性指数分析可知,林地及灌丛和水域及湿地的相似性指数最低,仅0.10,草地绿化带和办公生活区的相似性指数为0.40,在4种生境的比较中最高。基于结果分析,为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围垦对杭州湾南岸滨海湿地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吴明  邵学新  胡锋  蒋科毅 《土壤》2008,40(5):760-764
在杭州湾南岸典型滨海湿地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采集不同围垦年代的自然湿地土壤和围垦后利用土壤,研究了湿地土壤有机质、N和P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围垦利用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围垦时间的增加,土壤表层全P含量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围垦5年、25年和50年土壤全P含量比未围垦光滩分别增加12%、25%和76%;土壤有机质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围垦5年和围垦25年土壤有机质相比未围垦光滩分别减少14%和50%,围垦50年则比未围垦光滩增加87%;土壤全N的分布趋势和有机质基本一致。对养分剖面分布的分析表明,围垦及其利用等人为干扰活动对养分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全N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在土壤中N主要是以有机N的形态存在,而全P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不显著。土壤颗粒组成与土壤中有机质、N素等养分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关系,有机质、全N与物理性黏粒(<0.01mm)的各组分都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素与土壤质地的关系则并不是很密切。研究表明,围垦及其利用引起的土壤水分和质地等物理性质的变化以及不同围垦历史是影响湿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余世鹏  杨劲松  刘广明  邹平 《土壤》2008,40(6):976-979
为开展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分动态的中长期模拟与预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应用较为成熟和广泛的BP网络建立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分与降雨量、蒸发量、长江水电导率、内河水电导率、地下水位、地下水电导率6因子间的非线性神经网络响应模型。网络模型结构为6-11-1,隐含层单元数用"试错法"确定。选择合适的参数训练和学习网络模型后,对河口地区2003年各月平均根层土壤电导率进行预测,并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7.3%,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良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94.
李志鹏 《土壤》2008,40(4):580-585
土壤固碳研究中需要精确的(有机)C计量,而常规的湿氧化法与CNS元素分析仪法测定结果的吻合性足C计量中的问题.国外对旱地土壤的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可以对比,但是否同样对于湿地土壤也适用还不清楚.采用CNS元素分析仪(仪器法)和重铬酸钾外加热湿氧化法(容量法)对20个水稻土样品,26个淡水湿地土壤样品和20个沿海湿地土壤样品进行了总有机C(TOC)的对比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是土壤的表土样品还是剖面样品,仪器法测定结果约低于容量法10%以下.两种方法对淡水湿地土壤和水稻土的有机C含量的测定可以对比,但是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对于含氯化物较高的沿海湿地土壤有机C的测定可能不精确.CNS元素分析仪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可以用于各种湿地土壤的C计量.  相似文献   
995.
长江河口地区土壤水盐动态特点与区域土壤水盐调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河口地区土壤水盐动态有丰水年份春秋季土壤积盐、枯水年份夏季土壤积盐的季节性特点,且各季节积盐的机理也不同。分析研究了河口地区不同水文年间不同季节的土壤水盐动态调控指标。分析河口区域土壤盐分的分布状况及近几年来河口区域秋冬季咸潮入侵加重和雨季土壤盐化程度加剧的状况,针对性的开展河口区域不同水文年各季节的土壤水盐调控,采取各种水利措施和农耕措施控制区域土壤水盐状况向有利于土壤改良和提高生产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属性识别理论在闽江沙溪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属性识别理论和属性识别准则,对闽江沙溪段支流水中11个典型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建立属性识别模型.模型评价结果为,8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可作为饮用水源,而另3个断面水质均超标.评价结果与模糊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属性识别模型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同时,通过11个断面水样在254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分析可知,其主要污染物均为无机物.  相似文献   
997.
汾河流域湿地退化特征及恢复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汾河流域湿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主要湿地类型有河口(内陆)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和沼泽及草甸湿地等,总面积930.51km2。由于人为不合理利用和自然的原因,导致汾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严重。该流生态环境主要表现特征为:(1)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退化;(2)不合理的开发加速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湿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3)过度开垦破坏水禽的栖息地,滥捕盗猎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4)过度开采地下水和煤炭的无序开采使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998.
水深环境梯度下柽柳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两种分形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随水深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深梯度下柽柳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均较大,随着水深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变化幅度较小,反映了不同水深梯度下柽柳种群对水平空间的占据程度较大;信息维数总体上随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深低于-1.55m范围内,信息维数较大,柽柳种群的微观结构较为复杂,格局强度较高,水深高于-1.55m时,信息维数较小,柽柳种群的微观结构较为简单,格局强度较弱。水深-1.55m可能是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种群分布格局的一个阅值。  相似文献   
999.
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离海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沿湿地演替的方向活性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土壤有机质和各养分与酶活性相关性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不同土壤酶活性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性.3种酶可以作为评价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阿尔泰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泰山湿地是新疆干旱区最大的山区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在对该湿地进行实地考察、遥感分析、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蓄洪水、调节局部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提供休闲旅游、文化科研教育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益。鉴于目前对阿尔泰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片面理解和不合理利用问题,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的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益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