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402篇
  免费   2530篇
  国内免费   2978篇
林业   4640篇
农学   8591篇
基础科学   27659篇
  7164篇
综合类   102914篇
农作物   3497篇
水产渔业   2717篇
畜牧兽医   13902篇
园艺   8681篇
植物保护   2145篇
  2024年   633篇
  2023年   2235篇
  2022年   2297篇
  2021年   2887篇
  2020年   3055篇
  2019年   4228篇
  2018年   1243篇
  2017年   2901篇
  2016年   3359篇
  2015年   5012篇
  2014年   11496篇
  2013年   10446篇
  2012年   14205篇
  2011年   14474篇
  2010年   12845篇
  2009年   12820篇
  2008年   12568篇
  2007年   10658篇
  2006年   10511篇
  2005年   8932篇
  2004年   6233篇
  2003年   5290篇
  2002年   4081篇
  2001年   4297篇
  2000年   3502篇
  1999年   2226篇
  1998年   1757篇
  1997年   1195篇
  1996年   971篇
  1995年   986篇
  1994年   983篇
  1993年   848篇
  1992年   514篇
  1991年   445篇
  1990年   392篇
  1989年   509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5篇
  1977年   31篇
  1976年   21篇
  1965年   87篇
  1957年   63篇
  1953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31.
自2006年以来,长江豚类极度濒危的生存状况得到广泛关注,在其自然保护区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为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江豚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于2015—2018年在和畅洲水域建设生态浮岛、人工鱼巢和放流底栖动物进行水域生态修复,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浮岛的建设可提高区域内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复杂程度;人工鱼巢对产黏性卵鱼类具有一定增殖效果,增殖种类主要为鲤、鲫、䱗和黄尾鲴;生态浮岛和人工鱼巢的建设对鱼类均有较好的聚集效果;底栖动物增殖放流显著增加了放流物种的丰度、生物量及保护区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为中等。该自然保护区水域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为工程施工影响下水生生物保护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农业环保生产现状,找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可以促使农业生产活动模式得到改进。【方法】从现阶段污染现状以及农业环保生产问题出发,对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当前农业环保生产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干预和处理才能够提升农业发展的健康性水平。【结论】在农业环保生产过程中,应当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政策,增加资金投入量,重点针对农用化学物质进行管理,重视向农民渗透农业环保意识,改善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以此来形成绿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3.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条件下,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正在面临极大的挑战。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迫在眉睫。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逆序教学模式,通过上课前的课堂准备、课堂翻转及课堂效果评价等教学环节,有望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河南科技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4.
宗燕 《种子世界》2021,(9):0108-0110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农业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农业有关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广大人员的重视,进而满足社会大众的根本需要。另外,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做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推广应用策略的分析,不仅仅关系着国内民生工作的开展,也同样关系着国内农业发展转型的根本性动力。本文基于这样的前提,将会着重分析农作物全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措施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根本性参考。  相似文献   
35.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专业化和规范化先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为了普及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我国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成功转型,实现农业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需要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探索日新月异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6.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37.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大力推进和农民群众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快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机数量的增大伴随而来的是农机事故的不断出现,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失。为了在农机事故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就要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做好农机事故中人员和财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本文就此项工作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8.
程新智 《农业工程》2018,8(8):144-146
农业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前提和重要基石,农产品物流体系是沟通农业和市场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农业物流的内涵和功能,分析了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指出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可为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9.
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人、资金和土地等要素必不可少。目前,这些方面是少、散、缺。为此,必须集聚这些要素,着力做好打造3支队伍、强化人才支撑,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方式,修订土地规划、完善用地政策3个方面的工作,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深化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40.
在一块0.66 hm2试验地上,开展了连续7年以沼气为纽带,以猪粪尿、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猪—沼—粮(玉米)循环模式研究,并进行了效益评估。结果表明,经连续7年实施猪—沼—粮循环转化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15.69%、173.97%、151.87%和117.19%;土壤团聚体、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分别增加88.06%、60.29%和50.58%,容重降低19.88%;土壤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放线菌总数和微生物总数分别增加93.97%、338.10%、71.71%和93.96%;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年每公顷土地增加42 473.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