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85篇
  免费   2051篇
  国内免费   4651篇
林业   1601篇
农学   10121篇
基础科学   9825篇
  6984篇
综合类   61843篇
农作物   14755篇
水产渔业   1010篇
畜牧兽医   4553篇
园艺   1717篇
植物保护   3278篇
  2024年   644篇
  2023年   2171篇
  2022年   2219篇
  2021年   2543篇
  2020年   2472篇
  2019年   2903篇
  2018年   1444篇
  2017年   2747篇
  2016年   3301篇
  2015年   3121篇
  2014年   5236篇
  2013年   5441篇
  2012年   6672篇
  2011年   6664篇
  2010年   6009篇
  2009年   6261篇
  2008年   5877篇
  2007年   5319篇
  2006年   4882篇
  2005年   4445篇
  2004年   3793篇
  2003年   3074篇
  2002年   2789篇
  2001年   2806篇
  2000年   2601篇
  1999年   2230篇
  1998年   2182篇
  1997年   2252篇
  1996年   2219篇
  1995年   2041篇
  1994年   1853篇
  1993年   1543篇
  1992年   1514篇
  1991年   1418篇
  1990年   1172篇
  1989年   1151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4篇
  1965年   55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92篇
  1956年   19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饲料中镉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饲料中镉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含量在0.01~1.0μg/mL之间,其含量与峰高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7.3%。该法与国标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大大缩短了样品的前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992.
通过进行叶面喷施硅酸钠对红地球葡萄叶片生理效应的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 ,5 0mg/L、1 0 0mg/L硅酸钠处理可使葡萄叶片质膜透性下降 ,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 1 0 0mg/L处理的质膜透性效果最好 ,平均比对照下降了 2 1 .1 6% ;5 0mg/L处理成龄叶POD活性平均增加最高 ,比对照增加了 2 .97倍 ;1 0 0mg/L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效果最好。 2 0 0mg/L的处理 ,质膜透性比5 0mg/L、1 0 0mg/L处理上升 ,而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993.
白菜镉积累基因型差异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采用87 个白菜品种, 于春夏和秋冬两生长季节在镉(Cd) 污染土壤中进行植株地上部Cd 积累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间镉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且春夏季高于秋冬季。  相似文献   
994.
不同镉水平对白菜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不同镉(cd)水平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Makino]两个品种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cd 1 mg·L-1 对两品种生长(除‘杭州油冬儿’地上部干质量)及叶绿素 含量无显著影响,cd 10 mg·L-1显著抑制植株生长(除‘沪青1号’根干质量),减少叶绿素含量。cd可诱导叶片中活性氧02-. 、H2O2的产生,引起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累积。Cd 1 mg’L 显著增加‘沪青1号’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杭州油冬儿’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活性。cd 10 mg·L 显著降低两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CAT、APX及‘沪青1号’POD活性, 显著增加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  相似文献   
995.
镉(Cd)对姬松茸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姬松茸子实体镉含量有差异的姬松茸菌株为材料,试图通过分析比较高低镉品种对镉的敏感度差异.找出镉影响菌丝生长的特征和规律,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低镉筛选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镉对姬松茸菌丝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镉浓度为0~1mg/L,镉对姬松茸菌丝表现出刺激与毒害的双重作用,≥2.0mg/L时,对姬松茸菌丝表现出明显的毒害作用,0~16mg/L时.镉浓度与菌丝生长速度的关系适于以Cubic回归曲线描述;不同菌株对镉的敏感性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特征,不足以作为区分高低镉品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96.
稻瘟菌激发子CSB I专化性及相关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一套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为材料,接种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细胞壁来源的糖蛋白激发子CSB I,其诱导植保素的积累在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远高于亲和性互作水稻;研究同时表明,CSB I可专化性诱导完全非亲和性互作和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的过敏性坏死反应;表明该激发子具有小种-品种专化性。经热、胰蛋白酶和过碘酸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CSB I的活性位点为糖基部分。经pH稳定性检测,CSB I在酸性及相对弱碱性条件下较稳定;而在强碱性条件下,激发子活性下降较多,甚至完全丧失。对CSB I诱导活性的有效浓度测定表明,激发子诱导水稻叶片酶活性升高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7~0.70 nmol/L。  相似文献   
997.
于虹漫  向红 《植物医生》2004,17(3):13-13
烯效唑(Uniconazole)化学名称为:(E-1-(对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因具有生长调节和杀菌2种作用,对人畜低毒、低残留,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高效的广谱杀菌剂.它对多种作物的主要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例如可用于小麦锈病的防病保产,效果显著且用量小,也可用于水稻旱育秧的壮秧抗病.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以不同比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单一修饰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CTMAB SDS)混合修饰土娄土耕层对重金属镉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量顺序为耕层原土>50%CTMAB>100%CTMAB 20%SDS>100%CTMAB,温度升高,吸附量上升;最佳吸附等温线模型可以用BET模型描述,热力学参数的研究表明,吸附自发性与吸附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共同决定了反应的自发性。从热力学角度对修饰改性土娄土对Cd2 吸附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在旱作条件下,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个品系(52-7、51-15、51-22)、受体亲本中花8号(ck1)和当地推广的以色列陆稻白珍珠(ck2)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系)的强、弱势粒灌浆过程均符合Richards模型,强、弱势粒灌浆为异步灌浆型。三个转BADH基因品系与其受体亲本相比,强、弱势粒的灌浆速率提高,活跃灌浆期延长,灌浆高峰期的籽粒重增加;籽粒灌浆中、后期,强势粒的灌浆天数缩短,强、弱势粒的平均灌浆速率提高,且不同粒位籽粒灌浆速率差异减小,最终使不同粒位籽粒大小的差异缩小和粒重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高峰期的粒重与千粒重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稻鸭共育”是湖北省今年重点推广的一项增产、增效的生态型农业生产技术,在水稻移栽后至齐穗期将雏鸭放入稻田与水稻共生,利用鸭子采食、排泄和不间断的蹬踏活动,起到有效的除虫、除草、中耕、增肥、控制病害和刺激水稻生长作用,从而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达到增产、增质、增效的日的,为了探讨“稻鸭共育”技术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控制效果,我们在湖北省农业厅与武穴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稻鸭共育”示范区对该技术控制病虫草害效果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