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篇
林业   9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61.
采用样方调查法和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确定夏秋两季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分析主要食源植物的营养成分,探讨影响川金丝猴夏秋季节取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的相对丰富度(r=0.656,P=0.000)、含水量(r=0.078,P=0.609)、粗脂肪含量(r=0.020,P=0.896)、无氮浸出物含量(r=0.238,P=0.115)呈正相关,与食源植物的粗蛋白含量(r=-0.113,P=0.459)、粗纤维含量(r=-0.144,P=0.347)、粗灰分含量(r=-0.156,P=0.305)呈负相关;秋季,川金丝猴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的相对丰富度(r=0.703,P=0.000)、含水量(r=0.258,P=0.176)、粗脂肪含量(r=0.291,P=0.125)、粗蛋白含量(r=0.537,P=0.003)、粗纤维含量(r=0.194,P=0.312)、粗灰分含量(r=0.308,P=0.104)呈正相关,与食源植物的无氮浸出物含量(r=-0.546,P=0.002)呈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食源植物的无氮浸出物(0.936)、粗纤维(0.886)和粗灰分(0.8...  相似文献   
162.
金丝猴野趣     
金丝猴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种出没在深山老林里的精灵,平时很难觅其踪迹,观其芳容,就是土生土长的黄柏塬人,平生也未必能见得上几次。前几天,我回黄柏塬老家一趟,让我意外和惊喜的是有一只金丝猴居然给我"看"起家来。当我们走在老家的小路上时,远远地看见有个浑身毛茸茸的东西一下就闪到屋后去了,我们赶紧追过去,原来是只金丝猴。看见  相似文献   
163.
神农架     
闻名遐迩的神农架,是地球北纬31度惟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银杏、珙桐、鹅掌楸等诸多珍稀而古老的植物,以及川金丝猴、金钱豹、大鲵等珍稀动物,在这里惬意地生息繁衍。  相似文献   
164.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自然地理位置特殊。保护区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沟壑幽深,河流交错,为各种野生动物和昆虫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动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珍稀濒危物种丰富,被誉为"中国天然动物园"。迄今为止,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共调查有脊椎动物5纲28目79科334种(亚种),其中兽类7目25科72种(亚种),鸟类14目40科218种(亚种),两栖类2目5科10种,爬行类3目6科26种,鱼类2目3科8  相似文献   
165.
滇西北滇金丝猴栖息地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破碎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丧失及破碎化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对物种栖息地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及对其破碎化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对滇金丝猴栖息地景观格局和破碎化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括滇金丝猴适宜生境在内的森林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2/3,是该地区的主导景观类型;研究区景观格局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景观破碎化.滇金丝猴适宜生境面积为308 212.44 h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8.86%.目前滇金丝猴适宜生境的破碎化程度较低,但仍需控制适宜生境已出现的景观破碎化,并通过生境恢复及廊道重建等措施加强对滇金丝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6.
主要对一例川金丝猴肠套叠的发病情况、病理变化以及死亡原因作一介绍。分析了引发川金丝猴肠套叠的诱因,提出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应仔细观察金丝猴,以便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此外,还应大力阻止游客的投喂引逗行为,以避免类似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7.
通过解剖观察了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的门静脉系和肝静脉系。门静脉分为左、右2支,左支发出左外侧叶背侧静脉、左外侧叶腹侧静脉、左中央叶静脉、方叶支、左尾状叶支、右尾状叶支;右支发出右中央叶静脉、右外侧叶静脉和尾状突支。肝静脉分肝左静脉、右中央叶肝静脉、方叶肝静脉、右外侧叶肝静脉、左尾状叶肝静脉、右尾状叶肝静脉、尾状突肝静脉。方叶肝静脉的血液注入右中央叶肝静脉而成为其属支。无肝中静脉。  相似文献   
168.
对甘肃省某动物保护中心1只病死金丝猴进行了详细的病原分离鉴定与病理学观察。病原分离鉴定证实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剖检可见金丝猴肺脏体积增大,高度淤血呈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心脏、肝脏、肾脏、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实质广泛充血、出血。病理组织学观察,肺脏有严重的充血和水肿,肺泡内有出血性和纤维素性渗出物,呈大叶性肺炎的充血水肿期和红色肝变期。其他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广泛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169.
滇金丝猴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俊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41-19244,19254
通过对近30年关于滇金丝猴研究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对滇金丝猴的研究历史、分类地位、形态、行为、种群数量等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滇金丝猴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进行了说明,据此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0.
<正>印象中的川金丝猴记得在初中生物课上我就学习过金丝猴的相关知识,得知那是一种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因其身披长长的金色针毛而得名。2006年,我有幸考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鲍伟东副教授。开学后鲍老师对我说,有一个金丝猴的项目要作,研究地在湖北神农架,让我做些准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金丝猴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我听后非常高兴,尽管我对金丝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