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84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23篇
  114篇
综合类   101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290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对西藏当雄县3种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冬季放牧、冬春季放牧和全年放牧)下的高寒沼泽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碳氮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3种放牧管理模式下的高寒沼泽植物群落总盖度差异不显著,而优势物种藏嵩草的高度和盖度差异显著;放牧管理对沼泽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增加;放牧利用显著降低了高寒沼泽湿地群落优势物种藏嵩草的高度和盖度,其优势度也显著降低,使得高寒沼泽逐渐退化。冬季放牧、冬春季放牧和全年放牧沼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依次降低。同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寒沼泽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的含量也显著降低,且高寒沼泽表层土壤碳氮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显著正相关。通过对比分析,冬季放牧是当前西藏高寒沼泽较好的放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2.
为探究放牧和降水变化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控制试验。试验设置围封和适度放牧,分别进行模拟降水处理(减少降水量50%、自然降水、增加降水量50%、增加降水量100%),并在每年8月观测植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减水会降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增水有利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的提高。多年生丛生禾草多样性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对降水梯度和功能群多样性进行拟合分析发现,降水量低于年降水量16%则不利于除灌木、半灌木外其他功能群植物的生长。围封草地增水67%~79%时,功能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值均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由于放牧提高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放牧地各指数在增水26%~50%时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综上,适度的放牧及水分补充有利于提高植物功能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3.
目前物种的相对多度与种间关系的内部联系如何影响物种共存仍不清楚。为探讨植物群落物种间关系强度的多度不对称性及其对载畜率的响应,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对照、轻度、中度及重度放牧下群落物种的多度及其频率。结果表明:随载畜率的增大,物种数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不同载畜率下同分布指数CO均存在明显的多度依赖性;常见种(如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及刺穗藜(Chenopodum aristatum))对其他物种的作用强度普遍较强。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对无芒隐子草及刺穗藜的作用强度均高于其二者对短花针茅的强度,表现出种间强度的不对称性。此外,放牧使得短花针茅对无芒隐子草的作用强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使得无芒隐子草对短花针茅的作用强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因此,物种间存在多度的不对称性,而放牧进一步造成其物种间作用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加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逐渐增加,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减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达到新高,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草地碳汇资源得天独厚,发展草原碳汇经济成为履行国际承诺、打造碳汇新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综述中国草地固碳减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草地碳汇和家畜生产减排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碳汇、人工草地建设等方面,并提出中国草地固碳减排发展建议,以期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及草地固碳减排的贡献提供理论基础,为推动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5.
中鹅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放牧饲养,但是放牧饲养时要注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加强管理,这样即可少用饲料,又能防止生长过肥,为选育留种或转入育肥期打下良好的基础。1春季管理  相似文献   
136.
为了对山羊舍饲提供形态学、组织学等方面的参考依据,试验采用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山羊在放牧及舍饲3,6,9,12个月各不同阶段皱胃组织学的变化.结果表明:山羊皱胃肌层厚度舍饲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山羊皱胃腺区高度舍饲组与放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舍饲时间的延长增长高度不断增加;山羊皱胃黏膜...  相似文献   
137.
贾志一 《草原》2010,(2):83-83
  相似文献   
138.
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家庭养羊业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养羊户的调查和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农村家庭养羊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品种选择在农区、半农区,养羊户选种时应选用适宜当地的健康良种公羊和母羊进行自繁自育,这样既可以提高羊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又  相似文献   
139.
于2010—2012年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克氏针茅草原进行了不同载畜率的放牧试验,研究了草地家畜生产性能与牧草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牛日增重呈显著差异(P<0.05),且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放牧强度下单位公顷牛日增重在MG区显著高于LG区和HG区(P<0.05);不同放牧强度下MG区牧草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LG区(P<0.05),且随放牧时间的推移牧草体外消化率逐渐下降。在同时考虑家畜体重与牧草消化率的情况下,放牧强度应控制在0.35~0.40头/hm2。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介绍了敦化市柞木台林场林间放牧对森林幼树幼苗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森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