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4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997篇
林业   636篇
农学   173篇
基础科学   264篇
  3074篇
综合类   417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234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38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41.
4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推广,遥感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的信息应用已经进入推广化,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信息应用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水土保持的规划治理方面已经日趋完善。阐述了遥感动态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应用的主要特点及其功能,并对遥感动态水保监测技术应用的主要流程进行了解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通过RS进行了航空像片判读,GPS定位及小班勾绘,Gis进行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管理、ISAM技术在森林资源中的集成应用,指出了3S+ISAM技术能够高效、快捷、高标准完成森林资源调查任务,快速准确地获取林地利用状况、面积、活立木蓄积、土地权属等信息,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并且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小城镇快速发展导致小城镇出现景观风貌特色衰减、整体不协调、重形式轻功能等问题,尽管地方政府邀请了诸多设计团队对小城镇进行景观风貌整治设计,但是多数仅达到了临时性的成效,主要原因是小城镇景观风貌整治的参与动力不足。对小城镇景观风貌整治参与动力的组成进行分析,究其原因,通过探讨如何解决小城镇景观风貌整治参与动力不足,来实现具有地方特色且达到理想化为目的的小城镇景观风貌提升。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方法,为猕猴桃长势的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杨凌蒋家寨村2018年不同生育期(初花期、幼果期、膨果期、壮果期、果实成熟期)的猕猴桃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分析原始光谱和5个常见的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叶绿素指数、改进的叶绿素吸收反射率指数、MERIS地面叶绿素指数、土壤调整指数)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取各生育期的特征波段,分别建立基于特征波段和植被指数的单波段叶绿素含量一元线性估算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将得到的主成分得分作为随机森林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基于多波段信息的叶绿素含量多元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和分析。【结果】不同生育期猕猴桃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趋势为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高;在可见光波段,光谱反射率随着叶绿素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在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则随着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初花期、幼果期、膨果期、壮果期、果实成熟期原始光谱的特征波段分别为729,548,707,707和712 nm,估算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8,0.85,0.54,0.85和0.82,其中初花期估算模型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生育期均通过极显著性检验。在5个常用植被指数中,初花期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最高的是归一化叶绿素指数(NPCI),但是估算模型决定系数R~2只有0.1,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生育期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最高的是MERIS地面叶绿素指数(MTCI),所建立的估算模型拟合效果好,预测精度高。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回归建立的不同生育期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的R~2在0.91~0.98,均通过极显著性检验,其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远高于单波段一元线性回归和基于植被指数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估算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最优模型。【结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随机森林模型包含了更完整的波段信息,对不同生育期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平原造林工程实施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方法】文章选择京承高速公路北京段沿线 10 km 范围为研究样带,基于 TM 遥感影像提取 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平原造林图斑数据,运用 GIS 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分析平原造林工程实施 对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1)平原造林工程占用的主要是自然 质量较低的耕地,其次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平原造林工程实施前后,研究区土地用地结构 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面积增加、其他用地面积减少。(2)平原造林对研究区景观格局 有一定影响。景观尺度上,景观分布变得破碎和分散,形状变得不规则,景观分布变得不均 匀;斑块类型尺度上,耕地、园地、草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 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各类斑块变得分散和破碎,形状规则度降低。(3)研究区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造林前的 31.39 亿元提高到造林后的 31.86 亿元。【结论】平原造林工程 实施增加了研究区林地面积,提高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但也加剧了区域景观的破碎性,降 低了区域景观多样性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后期新增林地的规划选址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7.
成都郊区农业乡镇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定量分析成都郊区农业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意义重大。 【方法】文章选择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建立浅丘、平坝不同地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样区各 2 个,通过 2013 年和 2018 年分辨率优于 1 m 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计 算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该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2013—2018 年该地 区农业用地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园地、设施大棚和坑塘水面等占比上升,耕地和林地占比下 降。(2)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为耕地转出与园地转入,其中耕地主要转为园地、设施大棚和 建设用地,分别占转出面积的 64.1%、15.3% 和 12.5%;园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林地,分别占 转入面积的 83.2% 和 11.5%。(3)浅丘、平坝不同地形农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不同,显著影响农 业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浅丘区以耕地和林地转为园地为主,平坝区以耕地转为设施大棚和果 园为主。【结论】成都郊区农业乡镇的农业产业类型、规模化趋势改变了该地区农业土地利 用格局、提高了土地集约化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京津冀潮白河区域不同时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ES)的动态演变情况,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当量因子法、敏感性指数法,分析该区域2001、2005、2009、2013年和2017年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数据。结果表明:在2001-2017年期间该区域耕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明显减少,城镇用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增加;该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用地,且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的比例逐渐减少,城镇用地比例逐渐增大;城镇用地、工矿用地和水域的动态度呈现大幅增加趋势,农村居民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动态度呈现较大幅的减少趋势。近20年来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对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起决定性作用。2001-2017年该区域内各地类的敏感性指数(CS)均小于1,敏感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 > 水域 > 林地 > 草地。综上,应根据该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影响,制定合理化政策、构建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从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49.
50.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规划程度备受重视,在这一前提下3S技术被广泛应用,并且在测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技术积累。就目前看来3S技术在土地利用和开发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