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篇
农学   38篇
  23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以采自甘肃紫轩葡萄酒业葡萄园的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对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赤霞珠葡萄果实的生长,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显著上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赤霞珠果实中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力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整个发育期的葡萄糖、果糖、蔗糖与酸性转化酶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9、0.726、0.719;葡萄糖、果糖、蔗糖与中性转化酶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活性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糖代谢对番茄叶片细菌性叶斑病(Pst DC3000)抗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生理生化机制,为抗病番茄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糖代谢特征不同的早上取样叶片(早8:00取样)和晚上取样叶片(晚6:00取样)为材料,测定离体接种后不同时期(0、24、48 h)上述两种叶片在Pst DC3000抗性、细菌密度、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转化酶活性、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含量、细胞死亡和H2O2积累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和早上取样叶片相比,晚上取样叶片对Pst DC3000具有更高的抗性,表现为较轻的病斑和细胞死亡现象,同时叶片内的细菌密度也极显著(P≤0.01)降低。此外,和早上取样叶片相比,晚上取样叶片在接种后具有更高的淀粉含量(0~48 h)、葡萄糖含量(0、24 h)和果糖含量(24、48 h),但在蔗糖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对3种转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晚上取样叶片的细胞壁转化酶(CWIN)活性在接种后0、48 h显著(P≤0.05)低于早上取样叶片,而细胞质转化酶(CIN)活性在接种后24、48 h则显著(P≤0.05)高于早上取样叶片,液泡转化酶(VIN)活性在两种叶片之间无显著差异。最后,和早上取样叶片相比,晚上取样叶片具有相对较少的H2O2积累(48 h)和显著(P≤0.05)较高的游离态SA和JA含量(48 h)。总之,和早上取样叶片相比,晚上取样叶片具有较高淀粉、己糖含量和CIN活性,以及较低的CWIN活性,这可能是晚上取样叶片具有较高SA和JA含量,以及较少H2O2积累和细胞死亡的重要原因,从而使得晚上取样叶片对Pst DC3000的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夏文睿  刘姣  胡艳平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179-3181,3215
[目的]了解MeCWINCV5在植物生长发育、激素调节和逆境胁迫应答中的功能.[方法]采用PCR方法从木薯基因组中分离MeCWINCV5基因启动子序列,考察MeCWINCV5对植物生长发育、激素调节和逆境胁迫应答的影响.[结果]分析显示启动子的长度为1170bp,合有TATA box和CAAT box等多个典型的真核生物启动子基本元件元件,还存在大量逆境胁迫诱导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如HSE、MBS、SARE、GARE-motif和TATC-box等多个与植物逆境胁迫相关的元件.[结论]MeCWINCV5基因启动子与逆境胁迫有关,在木薯抵御逆境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比花白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块茎淀粉含量,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3个品种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对高羊茅叶片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夏宁 《草业学报》2001,10(2):67-71
高羊茅草坪草施用多效唑后,叶片的垂直生长受抑,叶片光合同化物向根系运输增强,叶片和根系中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数据表明:叶片中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r=0.88)。,另外,叶片中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加,但中性转化酶活性降低,且叶片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酸性转化酶在多效唑对草坪草叶片垂直生长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草坪草生长动态的变化与多效唑改变碳水化合物代谢酶活性有关。可溶性糖的积累有利于增强草坪草抗逆性,促进新器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钾调节茎用芥菜同化物运输及茎部膨大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全民  陆定志 《园艺学报》1992,19(4):347-352
  相似文献   
17.
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分析了不同疏粒量处理对始熟期后葡萄叶片内容物、果实大小、果实糖酸含量及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始熟期开始随着果实成熟,对照和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及糖含量均逐渐增加,而果实酸含量及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活性都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却持续升高。另一方面,在相同果实成熟期随疏粒量的增加,果实糖含量明显上升,酸含量明显下降,而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及细胞壁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均升高。另外,疏粒处理对各时期果实纵横径、叶片叶绿素影响不大,但随疏粒量的增加,各时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却逐渐降低。对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叶片可溶性糖及果实含糖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果实含糖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且随着果实疏粒量的增加,相关性有升高趋势。总之,葡萄果实成熟期疏粒处理对葡萄果实中的酸性转化酶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最终可能改变了葡萄树体的库源关系,增加了果实库强,使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分配到果实中。  相似文献   
18.
刘明  范君华 《棉花学报》2007,19(6):477-481
对四个栽培棉种花铃期功能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在生育期呈现上升趋势并有两个峰值,而且后一个峰值高于前一个.四个栽培棉种叶绿素总量在全生育期变化趋势为陆地棉>非洲棉>亚洲棉>海岛棉,与前人的结果不一致,究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叶绿素a/b含量在随生育进程呈下降的趋势,且后一个峰值高于前一个.表现为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非洲棉,这与前人是一致的.(2)四个栽培棉种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相同之处是在长波光有一个吸收高峰,不同之处主要是在紫外区.(3)四个栽培棉种花铃期功能叶转化酶、可溶性糖随生育期的推移而呈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整个生育期变化不大,但不同栽培棉种差异达到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甘蔗叶片生化指标与蔗茎糖化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栋  陈西凯 《作物学报》1996,22(2):233-237
不同无性系叶转化酶及糖有显著差异,且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叶转化酶活性前期较低,生长盛期升高,成熟期下降;叶糖含量前期较低,生长盛期上升,成熟期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的叶片转化酶活性与蔗茎田间锤度及蔗糖分有显著的负相关,叶片转化酶活性高不利于茎糖分积累。因子分析表明成熟期转化酶活性高是低糖无性系的重要特征,而生长盛期转化酶活性高,代谢旺盛的无性系不一定低糖。原始及标准化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转化酶对蔗  相似文献   
20.
何仲佩  闵祥佳 《作物学报》1990,16(3):252-258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 DPC 促进陆地棉品种棉铃发育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1.棉铃发育初期 DPC 提高了幼铃中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含量。2.棉铃体积增大期 DPC 处理的棉铃具有较高的转化酶活性和较低的蔗糖水平,促进了同化产物的积累。3.DPC 处理提高了棉铃发育后期的乙烯释放量,促进了棉铃的成熟开裂,最终提高了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