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9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65篇
  52篇
综合类   107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71.
经济学家们关于经济结构分析的理论对于揭示经济结构与贫困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乏指导意义。湖南西部长期以来的贫困面貌造成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低下的局面,无论在收入、支出、还是就业结构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农业偏向。由于这种低层次的经济结构具有较强的结构刚性使得农业的垄断地位很难被第二、第三产业所取代,所以,它反过来又成为当代湖南西部农村贫困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972.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第7届世界竹产业大会上,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发表讲话称竹子为“绿色黄金”,并表示印度将把大力发展竹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火车头,争取在2007年为全国创造800万个工作岗位,使500万个农村家庭摆脱贫困,并为政府带来每年1600亿印度卢比的税收。  相似文献   
973.
国有林场是山西省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当前推进天然林保护和林草植被恢复为主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国有林场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山西自1998年开始停止森林采伐到现在正式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6年来,省直国有林场已全面实现了由经营型向管护型的转变。但是,在国有林场工作中心和经营方向发生重大转折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974.
水土流失与贫困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发现,水土流失严重县分布与国家级贫困县分布高度重叠,这说明二者间存在密切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贫困不是诱发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但严重水土流失区内的水土流失却是诱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土流失诱发贫困,不等于水土保持就能脱贫致富,但要治理好水土流失就必须使水土保持工作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究生态敏感区农村贫困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贾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了小流域贫困化率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了小流域内影响贫困化率的主要因素。[结果]①小流域2017年贫困化率为5.69%,是同时期河南省平均水平的2.21倍;②小流域内中游地区平均贫困化率为7.13%,明显高于上游地区(6.26%)和下游地区(5.65%);③影响小流域贫困化的主要因素为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及家庭年均饮食消费支出、初中以上学历比例、家庭年均工资性收入、地面坡度及家庭年均医疗支出等指标;④影响小流域内各个村的贫困化主要因素各有不同,呈现区域差异化。[结论]在小流域内因地制宜地采取扶贫措施,充分利用流域内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及处理好因残及因病致贫问题是解决小流域贫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6.
中国水土流失与贫困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流失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所造成的危害不仅表现在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而且已成为区域贫困的主要根源。应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证明了我国水土流失区与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地理耦合性。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生态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限制了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了环境的压力,成为生态恶化和贫困的根源,同时进一步的贫困又加速了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因此,全面推进水土保持,控制水土流失,可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逐步从根本上减轻贫困。  相似文献   
977.
江西省水土流失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分析认为水土流失与经济贫困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加剧了经济贫困;而贫困导致人们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又加速了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是实现水土流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基石,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78.
林州市东岗镇砚花水村,位于林州市东北部,豫、冀二省交界处.多少年,因为偏僻,这个村庄孤独而又贫困.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干部,一个不是党员的共产党员,用他无悔的选择和坚定的付出,感动了这里的百姓,改变了这里的土地. 他就是砚花水村村委会主任代村支书王志保.  相似文献   
979.
云南省富源县是革命老区和国家重点扶持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该县从穷村突破,使全县的贫困面大大减小,让许多穷村面貌一新。去年,富源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6元,增幅达9.9%,跨入了全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行列。“锦上添花的事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更要做好。”富源县县长彭志能说,“富源县的新农村建设着力向穷村倾斜,只有这样才能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真正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80.
《现代农业》2006,(4):41-41
北京房山区韩村河村过去被人称作“寒心河”,可见境况之贫困。现在,韩村河村已经走出了一条以建筑业为龙头,带动集体经济全面发展,村民共同富裕的成功之路。回顾韩村河发展农村经济走过的路,北京韩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田雄深有感触地说“:静下心来想想,韩村河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村民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不断培养人才的过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啊。”“什么样子才算新农民?”田雄说:“首先要有爱心。爱父母、爱邻里、爱国、爱党、爱社会。人有了爱心,才是一个健全的人。也正是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