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3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林业   2174篇
农学   1114篇
基础科学   73篇
  250篇
综合类   7150篇
农作物   438篇
水产渔业   432篇
畜牧兽医   2002篇
园艺   2683篇
植物保护   620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868篇
  2013年   823篇
  2012年   1261篇
  2011年   1226篇
  2010年   1037篇
  2009年   1072篇
  2008年   1151篇
  2007年   920篇
  2006年   998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545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稻属植物21个种颖花稃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对稻属植物21个种颖花稃尖进行观察,看到外稃尖的两侧各个一个突起或折痕。根据其形状不同,将21个稻种的外稃尖分为“乳突型”、“钝角型”、“折痕型”和“融合型”4种型。  相似文献   
92.
山西苔草品种资源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草属植物是我国植物区系组成的主要大属之一。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综述山西苔草属植物分布分类特点,提出了适宜作为草坪开发利用的苔草属植物品种。  相似文献   
93.
新疆的伊犁鼠兔近日作为中国特有种、濒危种被正式列入新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伊犁鼠兔仅存于新疆,是高寒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奇异群体。当前国际公认的鼠兔属种仅有24个,伊犁鼠兔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伊犁鼠兔的实际栖息地仅占分布区面积的17.05%。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2800米至4100米之间的天山裸岩区。伊犁鼠兔种群数量近10年间减少55%以上,  相似文献   
94.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irt.)又名剑兰、什样锦.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品种繁多,花色艳丽,花期长,花茎修长挺拔,花朵由下而上陆续开放,是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享有“切花之王”的美誉。唐菖蒲原产南非和地中海地区,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忌高温酷暑,不耐严寒,我国通常作春植球根栽培。在唐菖蒲的栽培管理中,  相似文献   
95.
白长财  马志刚 《园艺学报》2005,32(1):155-158
 在对甘肃荚蒾属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整理并描述了27个分类群的生境、分布以及观赏性状, 包括叶、花、果实等, 并结合该属植物的资源现状, 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利用RAPD和同工酶研究中国兜兰属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选择14种1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引物和7种酶系统, 应用RAPD和同工酶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兜兰属(Paphiopedilum) 种间亲缘关系, 并与陈心启和Cribb的传统分类、Cox等的ITS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RAPD和同工酶两种手段对种间亲缘关系的划分与传统分类大致吻合, 同工酶比RAPD的结果更接近传统分类。兜兰亚属需进一步分组, 彩云兜兰、卷萼兜兰、紫纹兜兰及其变种云南虎皮应自成一个组。  相似文献   
97.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花椰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botrytisL .)起源于欧洲地中海东部沿岸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1 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花椰菜质地洁白娇嫩 ,营养丰富 ,风味鲜美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纯合系 ,在蔬菜杂交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方法〔1~4〕。但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目前仍不成熟 ,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详细报道〔1,5~ 7〕。本试验以 1 2种花椰菜基因型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成功地诱导出了胚状体 ,并获得再生植株。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相似文献   
98.
芸薹属作物小孢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 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细胞按染色体的倍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倍体细胞,即由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小孢子(未成熟花粉);另一类是二倍体细胞,如药隔、药壁及花丝等组织.1950年Tulecke首次成功地培养了数种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发现在特定的培养基上,一些花粉可以不按正常的发育途径发育成成熟花粉,而是形成愈伤组织,1964年印度学者Guha和Ma heshuari首次报道从毛蔓陀罗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1972年Sharp等用看护培养法培养番茄的离体花粉,获得单倍体无性繁殖系.1973年Nitsch等首先成功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毛蔓陀罗的小孢子胚与再生株.1982年,德国的Lichter等人成功诱导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小孢子胚及再生植株.自此芸薹属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芸薹属作物中,小孢子培养已在埃塞俄比亚芥、黑芥、大白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芜菁等蔬菜上获得成功.1989年日本学者Sato首次报道成功地诱导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和再生植株.1992年国内学者曹鸣庆等报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目前,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已经涉及芸薹属的6个主要栽培种.  相似文献   
99.
丰豇1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地方品种V82的混杂群体中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具早熟、丰产、适应性强、品质佳、豆荚整齐美观、商品性好等特点。近几年在东北、西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推广种植.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00.
《长江蔬菜》2005,(4):47-47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与分类订正”,近日通过了同行专家验收。科研人员通过3年多的努力,在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天南星科芋属植物是著名的经济植物,据文献记载,全世界有约10种,中国为8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