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60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275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81.
1 形态特征 栗瘿蜂的成虫长2.5~3.0 mm,翅展4.5~5.0mm.体黄褐色至黑褐色,有金属光泽,前后翅透明.头短而宽.胸部膨大,背面光滑,前胸背板有4条纵线.卵椭圆形.一端有细柄.  相似文献   
982.
葡萄炭疽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穗轴、叶片、叶柄和新梢。果实大多在着色后至接近成熟时开始发病,果面上出现淡褐色至紫褐色、水浸状斑点,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变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果肉腐烂。后长出轮纹状同心轮纹排列的黑色小粒点,天气潮湿时,溢出粉红色黏质团。果粒变褐软腐,易脱落,或形成僵果。穗轴、叶柄、新梢受害后,产生深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椭圆至不规则短条状,凹陷,潮湿时也出现粉红色黏稠状物。叶片受害多在叶缘产生近圆形病斑,形成盘状无性繁殖结构。其它绿色组织如新蔓、嫩叶、卷须等受害,多呈潜伏侵染,不表现症状。  相似文献   
983.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是以收获地上营养体(茎、叶)为主要目标的一类高粱属饲用作物,其饲草品质好、抗性强、生产潜力大。本文综述了高粱野生近缘种的利用及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种的选育现状与饲用价值,指出高粱野生近缘种在选育饲草高粱方面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利用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苏丹草种间杂交是选育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主要途径;我国开展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育种研究起步虽晚,但成果显著,已选育出众多品质优良品种;褐色中脉(brown midrib)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木质素含量低、饲用消化率高,但如何解决木质素引起的产量降低是褐色中脉品种选育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粱×苏丹草杂交种青饲与青贮后饲喂都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4.
柑桔桔小实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形态特征 桔小实蝇,又名柑桔小实蝇,东方果实蝇等,属双翅目,实蝇科昆虫.成虫体长6~8 mm,翅展16 mm,黄褐色间深黑色,复眼间黄色,触角细长,触角芒上无细毛.足黄褐色,中足胫节端部有红色距.  相似文献   
985.
《北方园艺》2006,(2):133-133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叶片染病,初生白色至黄褐色小宽点.后扩展为不定形或圆形褐斑.边缘稍隆起.大小2n瑚~5mm。茎染病,初生黄褐色小盎.后扩展为长条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的褐斑,病斑绕茎一周后,病茎褐变收缩,致病部以上或全株死亡。湿度大时.病部溢出红褐色液体,即病原菌的分泌物。  相似文献   
986.
郑义 《西北园艺》2006,(3):53-53
近几年每到夏季(7~8月),总有梨农反映他们的梨树得了“怪病”,叶片焦枯,少量套袋梨梗洼周围布满了锈斑。经过调查发现,所谓“怪病”其实是药害。发生药害时,梨叶上出现水渍状绿褐色不规则病斑,后呈黑褐色焦枯状,一般容易聚集药液的叶缘和叶尖部分发生较重。药害严重时,全叶焦枯。被害果实上形成褐色锈斑或黑褐色至黑色斑点。由于药液聚集,近果顶部分常形成环形排列的药害斑。严重时,整个果实布满斑点。果皮硬化,果实长不大,果肉粗糙,常有涩味。被害较轻时,果形和风味正常,但果面斑点影响外观。药害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杀虫剂、杀菌剂…  相似文献   
987.
哺乳动物脂肪组织主要可以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褐色脂肪组织,无论细胞形态还是功能,褐色脂肪与白色脂肪都有较大差别。褐色脂肪在哺乳动物产热以及能量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绵羊褐色脂肪分布特点,本研究采集了出生1、7和30 d苏尼特羊的肾周、颈部、背部、尾部、胸部、腹股沟和心包脂肪,通过HE染色、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脂肪组织类型,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探究苏尼特羔羊不同日龄以及不同部位褐色脂肪的特点。结果发现,苏尼特羔羊体内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脂肪细胞,多室小脂滴的褐色脂肪细胞和空泡状脂滴的白色脂肪细胞。褐色脂肪细胞内有嵴的线粒体较多,并检测到褐色脂肪组织特异性蛋白UCP1的表达。而白色脂肪细胞内很少有带规则嵴的线粒体,不表达UCP1。出生1和7 d时褐色脂肪细胞数量及UCP1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出生30 d时明显下降。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标记基因以及蛋白检测鉴定了苏尼特羔羊的褐色脂肪和白色脂肪,证明了肾周脂肪和尾部脂肪分别是褐色脂肪以及白色脂肪的主要来源部位。出生1和7 d时苏尼特羔羊体内褐色脂肪较多,出生30 d时褐色脂肪的表型变化较大,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探究了苏尼特羔羊褐色脂肪的特点,为反刍动物褐色脂肪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8.
一、辣椒烂果僵果的原因 1.病害 (1)灰霉病。发生于辣椒幼果期。发病初期,幼果顶部或蒂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然后凹陷腐烂,呈暗褐色或灰白色,果实上密生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989.
一、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适合发病的温度是20-24℃,高于30℃或低于15℃病菌受抑制。发病初期叶缘或叶背面呈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棚内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叶面破裂,病植株枯黄,瓜瘦小,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990.
1形态特征法桐又名悬铃木,属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树高一般在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成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长大于宽,叶基部阔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