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0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829篇
林业   814篇
农学   1120篇
基础科学   122篇
  436篇
综合类   7727篇
农作物   1014篇
水产渔业   349篇
畜牧兽医   1455篇
园艺   1871篇
植物保护   2133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698篇
  2012年   1010篇
  2011年   1105篇
  2010年   980篇
  2009年   905篇
  2008年   999篇
  2007年   906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1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检测鉴定方法及病害传播途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导致黑龙江省大豆苗期死亡和成株期茎部褐色坏死的病原菌的形态、生理及致病性,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菌的血清学、同工酶标记、RAPD、致病性分化及病害传播途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2.
棕竹褐圆蚧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棕竹是原产于我国南方的园艺树种 ,它以优雅的树形、墨绿的叶片、半荫的栽培方式在园林绿化、家居摆设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近几年介壳虫为害较严重 ,主要是褐圆蚧Chrysomphalusaonidum (Linnaeus) ,其次为吹绵蚧IceryapurchasiMadkell,堆蜡粉蚧CeroplastesrusciLinnaeus ,单蜕蚧Fioriniafioriniae (Targioni)等。褐圆蚧在福州一年发生四代 ,各代发生不整齐 ,因而形成田间各虫态混杂现象。若虫和雌成虫多聚集在叶背主脉附近 ,以后转移分散到枝干及叶片等部位 ,用口器吸吮叶和枝的汁液。受害叶片和枝条变黄 ,果实表面变色或褪色 ,早期落叶…  相似文献   
123.
综述了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致病基因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查明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状况是进行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及其抗性品种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4.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6~10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107个 /mL与施保克质量浓度 1μg/mL的抑菌效果接近 ,分别为 76.7%、75.4%。显微摄影结果显示 ,哈茨木霉以附着胞附着在恶苗病菌菌丝上 ,然后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 ,或与恶苗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 ,然后再侵入病菌内寄生。  相似文献   
125.
观察含有不同抗虫基因的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孟加拉型、九龙江型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翅型分化的影响表明 :生物型Ⅱ若虫在抗虫品种Ptb33上无法羽化 ,在抗虫品种RathuHeenati上若虫发育历期最长 ,在抗虫品种ASD7、Babawee上和在感虫品种TN1、Mudgo上差异不显著 ;孟加拉型若虫发育历期在Ptb33上最长 ,在TN1、Mudgo和ASD7上最短 ;九龙江型若虫历期在Ptb33上最长 ,分别比TN1、Mudgo、ASD7、RathuHeenati和Babawee多 11.82、10.41、10.87、74.6、92.9d。生物型Ⅱ在抗虫品种上若虫存活率明显下降 ;孟加拉型除Babawee外 ,在RathuHeenati、Ptb33上若虫存活率很低 ,分别为 14 %和 4% ;九龙江型若虫在Ptb33上的存活率为 8% ,在RathuHeenati上的存活率为 28% ,在其余感虫品种上的存活率均达 52%以上。不同生物型在不同抗感品种上的短翅率均很高 ,受品种抗感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6.
制约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相同条件下,从稻田直接收集的病粒中的稻粒黑粉病菌厚垣孢子不能萌发,而取之于仓库中的孢子能萌发。为探明其制约因素,对该病菌进行了光照和浸水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形成后,必须经光照射后,方可进入休眠期;度过5~6个月休眠期的冬孢子,必须浸水48h以上才开始复苏;复苏后的冬孢子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未完成后熟作用的冬孢子和完成后熟但尚未复苏的冬孢子即使在光照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即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必须经历后熟、休眠、复苏三个阶段后,在适宜的光照与温湿条件下,方可萌发。光照对其冬孢子具有双重作用,促使后熟进入休眠和刺激萌发。  相似文献   
127.
小麦苗枯病菌的ITS分析及PCR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苗枯病菌(Clavibacter fangii,Cf)是引起小麦细菌性苗枯病的病原,本研究用16S~23S rDNA间的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通用引物L1(5'-AGTCGTAACAAGGTAGCCGT-3')和L2(5'-GTGCCAAGGCATCCACC-3')扩增Cf和其它相关细菌的基因组DNA;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将所获序列和其它已报道的细菌ITS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后设计出Cf的特异性引物I1(5'-TGCCAAGTCACACTGAGACGA-3')和I2(5'-CAATGATCTACCACCCTCCGA-3')。此引物可以从Cf中扩增出351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参试的21个细菌PCR反应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小麦苗枯病菌的快速、可靠检测。此外,本研究对多种植物病原棒形杆菌的ITS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  相似文献   
128.
棉疫病菌eliciti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疫病菌是我国棉花和苎麻疫病的主要病原菌,引起棉花烂铃、死苗,苎麻叶斑和茎腐,严重影响棉花和苎麻的产量和品质[1,2],该菌的主要寄主有棉花、苎麻和构树[3]。  相似文献   
129.
值得关注的大豆新病害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吴品珊  严进 《植物检疫》2003,17(4):226-228
大豆病害在世界上报道有上百种 ,其中大豆疫病菌、菜豆细菌性萎蔫病菌、番茄环斑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等危害大豆的有害生物是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 ,但近年国外大豆病害的发生情况有了一些变化 ,一些新兴的、重要的病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防止这些新的危险性有害生物随进口大豆传入我国 ,避免对国外大豆上病害的了解停留在大豆疫病菌等有害生物上 ,现着重介绍几个近年在国外发生普遍、经济影响大、中国没有分布、随大豆传入风险高的新的危险性真菌病害 ,从而对大豆真菌病害有新的认识。1 大豆突死综合症一种镰刀菌引起的大豆突死综合症 (英…  相似文献   
130.
银杏组织培养中控制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银杏的高效转化载体的建立是银杏转基因和银杏类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一个关键。银杏中有高含量的酚类化合物 ,在完整的组织和细胞中这些酚类化合物与多酚氧化酶分隔存在 ,因而比较稳定。在建立外植体时 ,切口附近的细胞受到伤害 ,“分隔效应”被打破 ,酚类化合物与多酚氧化酶接触后经其催化迅速氧化成褐色的醌类物质和水 ,醌类物质又会在酪氨酸酶等酶的作用下 ,与外植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聚合 ,进一步引起其他酶系统失活 ,从而导致组织代谢活动紊乱 ,生长停滞 ,最终衰老死亡。银杏组织培养中 ,尤其是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 ,褐变现象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