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i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蛀心虫、钻心虫、蛀秆虫、枯心虫。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国内从南到北均有分布,但主要发生于华南、华中、华北及东北地区,黑龙江省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一般年份因二化螟的危害造成减产约3%-5%,严重时可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32.
水稻二化螟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i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蛀心虫、蛀秆虫、枯心虫。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甘蔗、麦类等作物。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3%-5%,严重时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33.
一、发生规律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甘蔗、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一代左右。化蛹盛期在6月上、中旬,蛹期平均10.9天。  相似文献   
34.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了,回顾这段美好时光.我们深感自豪.因为“绿色奥运”也有我们的奉献。 在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等待着百年奥运即将到来的时候,“不速之客”悄然而至。2008年8月2日下午1点,接奥林匹克中心区报告,场馆内突发大量飞蛾。我们立即组织鉴定,确认是螟蛾科的网锥额野螟,俗称草地螟.这是一种以危害农作物和草类为主的迁飞性草原害虫.  相似文献   
35.
竹织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我省分布较广,对刚竹属等竹种危害较大。2005~2007年黄山市林科所山场都发生了大面积的竹织叶野螟虫害。我们在开展虫情监测、调查摸清其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同时进行了综合防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四川省丛螟亚科昆虫多样性进行的初步调查,结合之前的文献记载,发现一个四川省新纪录种:白边纹丛螟 Stericta hoenei Caradja, 1935。本文对该新纪录种的外形及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成虫及雄性外生殖器图版。研究标本均保存于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37.
38.
杨黄卷叶螟又名黄翅缀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杨、柳等林木,是廊坊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之一,也是重点防治对象。该虫在廊坊地区均有分布,以幼虫在嫩叶上吐丝、缀叶取食,常常造成大量叶片被吃光,形成秃梢,严重影响苗木和幼林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  相似文献   
39.
大豆卷叶螟,又名大豆卷叶虫、三条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各地大豆产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大豆、绿豆、花生、豇豆、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以幼虫蛀食花、蕾和豆荚,致使蕾、花、荚大量脱落,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一般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可达30%。  相似文献   
40.
瓜绢螟又名瓜螟、瓜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其主要寄主有茄子、丝瓜、苦瓜、节瓜、黄瓜、甜瓜、冬瓜、西瓜、番茄等多种蔬菜。近几年来随着安福县蔬菜面积增大,瓜绢螟发生与危害逐年上升。据调查,横龙镇盆形村大面积茄子受害严重,几乎每一田块都有瓜绢螟,寄生率最高的可达100%,单株虫口多达几十条,且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所以,了解瓜绢螟的生活史及其消长规律,而及时防治,对减少为害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