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60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342篇
  346篇
综合类   610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78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单株平衡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孙长忠  黄宝龙 《林业科学》1996,32(4):378-381
单株平衡法的建立孙长忠,黄宝龙(西北林学院林学系杨陵712100)(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黄土高原,蒸腾量,蒸发量,单株平衡法,单株平衡方程,蒸发偏量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分因素对植物生长及生存具有强烈的限制作用。研究植物生长与环境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92.
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干旱区土壤水分循环方式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蒸发是荒草漠原水分丧失的主要途径,也是水分亏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
通过模拟光照、吹风改变蒸发强度,对比分析了4种蒸发条件(CK、光照(L)、吹风(W)、光照+吹风(LW))下微润灌入渗速率以及湿润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温下微润灌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0.99),符合Philip入渗模型水平吸渗项入渗规律;微润管出流速率因多孔介质管壁穿透入渗、管周土壤水分入渗分别随时间呈现出初期骤增、线性减小的演变规律;改变上边界条件后各处理蒸发均显著增大,然而入渗速率只随温度增加而提高,吹风带走土表热量,入渗速率反而减小;光照期间,L、LW处理入渗速率分别增长56.56%、29.51%;撤去光照2 h后,LW处理蒸发强度不变,入渗速率骤降5.90%,揭示了微润灌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远高于上边界蒸发。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温度提高后入渗速率增加促进了湿润锋运移,温差和重力势共同驱动下水分向背离热源方向移动,光照处理中湿润锋水平运移距离Dhoriz、垂直向下运移距离Ddown较预测值分别增长75.81%、99.30%。该研究揭示了源于辐射的地温变化在微润灌...  相似文献   
94.
为深入研究静电场对基面液滴蒸发的作用,结合有关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分析电场对基面液滴的变形作用和对液滴内部流动模式和速率的影响,以及电场对液滴在上述两方面的影响与液滴蒸发的关系,分析了电场对基面上液滴蒸发过程的强化作用,对有关基面液滴在电场下蒸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根据前人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探讨了电场对基面液滴蒸发强化作用的基本机制:电场能够使基面液滴的表面电荷分布和形貌特征发生变化,发生电润湿现象,同时改变液滴的内部流动形态,提高液滴的内部流动速率,从而从两方面强化液滴界面处的热交换,促进液滴的蒸发传质.同时,简要评析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关于电场强化基面液滴蒸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结果为高热流密度表面的静电雾化冷却技术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5.
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因其省工、省时和省水等优势在中国多种农作物上推广应用.然而,在飞防作业过程中,农药雾滴的飘移和蒸发会造成药效降低、环境污染和作物药害等问题.本研究以7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为试验药剂,采用液滴接触角分析、蒸发测定和雾滴检测等方法,研究5种表面活性剂及其不同添加量对农药药液润湿性、防蒸发性及沉积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质量分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S-1的药液性能最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AS-1与多糖类化合物GD复配及其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将2.0%(质量分数)AS-1与0.2%(质量分数)GD复配制备成飞防助剂TAB78,添加于5种水稻常用农药药液,与未添加助剂的空白药液相比,添加飞防助剂TAB78的农药液滴接触角降低、雾滴蒸发时间延长、沉积覆盖率和沉积密度提高.采用安飞易M6-AG型无人机进行农药田间飞防喷雾试验,向水稻常用农药中添加TAB78后,药液覆盖率及沉积密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6.
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盐渍土水盐分布及蒸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秸秆覆盖滨海盐渍土水盐调控机理,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0、0.3、0.6、0.9和1.2 kg/m2分别由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示)对土壤水盐运移和蒸发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有效提高表层及土壤剖面含水率,且增墒效果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期间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剖面平均含水率比CK依次高了41.2%、52.3%、65.7%和58.5%;秸秆覆盖可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聚并有效调控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秸秆覆盖量越大表层积盐量越低,土壤剖面盐分分布越趋于均衡:试验结束时,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层0~2 cm土壤电导率比3~5 cm电导率分别高了246.3%、242.8%、138.4%、40.5%和47.6%;土壤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降低:试验期间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处理平均蒸发强度依次为1.79×10-3、1.64×10-3、0.93×10-3、1.35×10-3和0.76×10-3mm/min,累积蒸发量分别为17.79、20.30、14.20、14.57和10.27 mm,且蒸发初期秸秆覆盖对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7.
传统观点把河流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可见的“蓝”色淡水称为水资源,中国多年平均“蓝”水资源量为2.839万亿立方米。但从现代生态水文学的基本观点看,不可见水或“绿”水数量更大。“绿”水是进入大气的不可见的水,生产性“绿”水为植物的蒸腾量,它直接影响植物生产量;非生产性“绿”水为土壤蒸发和截留蒸发。“绿”水支撑陆地生态系统,支持雨养农作物生产;“蓝”水系统支撑水生生态系统,“蓝”水系统作为“绿”水的补充,支撑灌溉农物生产。对农业生产、食物而言,“绿”水比“蓝”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8.
在机冰生产中,如何提高系统制冷效果,节约电能,是各制冰单位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磷脂酰丝氨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奶粉中磷脂酰丝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的测定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做为提取剂,Diol色谱柱上分离,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三乙胺和异丙醇-水-乙酸-三乙胺的二元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每100 g奶粉中磷脂酰丝氨酸添加量为50~150 mg时,回收率大于85%。定量限30 mg/100 g。该方法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奶粉中磷酯酰丝氨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0.
1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在越冬之后,气温低,再加上牧草苗期生长较为缓慢和草地内的杂草竞争能力相对要差一些。所以,应该尽早做好中耕划锄的工作,及时疏松土壤,提升草地表面的温度,确保牧草能较早发芽。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杂草清除工作,尽量减少牧草和杂草争肥,才能真正起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全面预防春旱的作用。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锄2-3遍,但是冬季多花黑麦草分蘖比较多,牧草生长速度较快,只是在萌发前后对其划锄1-2遍即可,后期的牧草就能很快进行封垅,对杂草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通常情况下,不必再进行中耕。雨后和每次收割完毕之后,都应该进行及时中耕,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及时将杂草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