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5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林业   1576篇
农学   934篇
基础科学   225篇
  276篇
综合类   6060篇
农作物   814篇
水产渔业   115篇
畜牧兽医   581篇
园艺   2720篇
植物保护   61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803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776篇
  2008年   843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龙眼是我省六大果树之一。长期以来,在生产上主要采取实生、嫁接和高压方法繁殖育苗。实生繁殖法,由于性状遗传不稳定等原因,目前只作培育砧木用;嫁接和高压育苗繁殖法,在成本及繁育速度上存在着与现阶段龙眼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  相似文献   
82.
83.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选育短枝型板栗,2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燕山早丰、燕魁、早熟大红等一批短枝型板栗新品种被选育出来,其单位面积产量远远超过优良乔化品种。作者就短枝型板栗的选育概况,植物学特征栽培性状和开发前景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大面积推广这一新品系提出了建议性建议。  相似文献   
84.
百合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了6个百合品种的不同部位进行组培技术研究,以改良MS+BA0.8mg/l NAA0.3mg/l KT0.2mg/l的培养基诱导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74.3%,而鳞片诱导中鳞片基部和近轴端外缘表现出较大的器官发生潜力。百合继代增殖培养以改良MS+BA0.3-1mg/l NAA0.3-0.5mg/L培养基为宜,在继代培养第8代之前,其分化增殖系数随代数增加而增加,至第9代开始逐渐减退。组培苗在MS+BA0.5mg/l或IBA0.5mg/l的培养基中较易生根,生根率为98%,生根时间为1个月。百合组培苗移栽以春秋季较高,分别为91.6%和78.2%,冬夏季较差。  相似文献   
85.
由于板栗树极性生长旺盛,易造成树冠内膛光秃,外围结果,产量低下。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我们借鉴其他果树上广泛采用的拉枝技术,通过调整枝条角度,观察其对生长结果的影响,以探讨该项技术应用于板栗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
87.
本人初涉盆景三载,对其造型研究还未进入殿堂,但本人对盆景这门艺术却如醉如痴。当今的盆景艺术向个性化发展,风格因人而异,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本人2004年11月份挖一个三角枫桩头,对其揣摩许久,思忖造型方法,苦于本人修养不高,故而在这里向各位前辈专家们请教。  相似文献   
88.
89.
利用偏光显微镜镜检等手段,研究了14科22个属、种的双子叶植物的根-茎转变区,提出较全面的有关概念并发现数种异于一般的转变方式,根据该区的存在部位和长短以及结构特点,提出几套新的分类法:1.根型、根-下胚轴和下胚轴型;2.剧变型及缓变型;3.正常型和异常型。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