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3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832篇
农学   540篇
基础科学   76篇
  157篇
综合类   3196篇
农作物   452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510篇
园艺   1440篇
植物保护   41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RAPD标记鉴定果树芽变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在综合分析果树芽变的遗传特点以及RAPD标记技术的原理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报道,对RAPD标记应用于果树芽变鉴定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于不同的果树芽变类型,RAPD标记技术表现出不同的鉴定可行性。同时,对某些有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杏花芽分化期芽和叶片核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杨晖  杨兰廷 《园艺学报》2000,27(2):90-94
用摘叶法确定兰州大接杏从6月初至7月10日左右为花芽生理分化期,7月中旬开始进入形态分化。整个分化期芽中DNA含量变化呈双峰曲线,第1个高峰在生化分化后期,第2个高峰出现在大部分雌蕊、雄蕊进入分化时;RNA/DNA比值也呈双峰曲线,两个高峰出现的时间恰在DNA两次高峰出现之前;RNA和总核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生理分化期持续上升,果实成熟前短时下降,进入形态分化期后快速增加,并保持高水平。叶片中DNA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增加并在后期出现高峰,RNA/DNA比值一直下降;形态分化期总核酸、DNA、RNA含量和RNA/DNA比值的变化与芽内同期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宁夏枸杞的不同外植体,不同取材时间及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离体培养芽化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就外植体而言,以茎尖为外植体的芽诱导率最高,平均达到65.2%,茎段次之,诱导率平均为44.2%,叶片不能诱导形成芽.(2)就取材时间而言,以5月份的取材对芽的诱导效果最好.(3)就生长调节剂而言,BA和KT在0.1~2.0 mg/L的浓度范围内,对芽的产生起促进作用,且以BA为1.0 mg/L时效果为最好,当BA或KT和IBA配合使用时,可提高芽的诱导率,以IBA 0.5 mg/L BA 1.0 mg/L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4.
猕猴桃实生苗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以猕猴桃实生苗的叶片、茎段和叶柄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和浓度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平均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叶柄比叶片容易脱分化,而不同外植体的不定芽分化率和平均出苗率与激素组合和浓度有关,当ZT为1.0mg/L,NAA为0.1mg/L时,茎段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率均为100%,平均出苗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5.28个/外植体和13.08个/外植体;当BA为3.0mg/L,NAA为0.5mg/L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率均为100%,平均出苗率达到最高值,为15个/外植体.  相似文献   
55.
为进一步完善建立斑兰叶的组织培养技术,以斑兰叶的地上茎、嫩叶及老茎上的侧芽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愈伤组织芽分化与抗氧化酶类关系,以期为提高斑兰叶愈伤组织的芽分化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含0.03 mg/L TDZ与0.5 mg/L 6-BA的培养基上,只有侧芽能够诱导出黄绿色愈伤组织.侧芽基部愈伤组织先增殖分化为黄绿色愈...  相似文献   
56.
解淀粉芽胞杆菌YU-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筛选对水稻纹枯病有生防作用的菌株,并初步探索其生防作用机理。收集水稻、甘蓝、黄瓜等不同植物根际土壤,采用稀释分离和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有抑菌作用的菌株;通过离体接种防效、盆栽防效、抑菌谱、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萌发及形成的抑制作用等方面评价其生防潜力,并对生防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37份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细菌297株,其中4株对纹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菌株YU-1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89.8%;对西瓜枯萎病菌、草莓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85%以上;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和盆栽防效分别为73.1%和66.3%;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萌发的抑菌率在92%以上;经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由此可看出,菌株YU-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具有进一步开发成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57.
褐毛铁线莲茎段诱导丛生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褐毛铁线莲(Clematis fusca)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不同取材季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段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为外植体取材的最佳季节,带芽茎段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05mg/L,不定芽萌发率为93.33%,带芽茎段的继代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05mg/L+KT 1.0mg/L,不定芽的增殖系数为2.63。  相似文献   
58.
以东北油豆角腐皮镰孢菌为靶标菌,采用室内平板对峙培养和温室防效测定方法,从发病油豆角根际(围)土壤中筛选拮抗能力强的芽胞杆菌菌株,以期获得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生防资源。结果表明:该试验筛选到一株拮抗芽胞杆菌WJ-126,初步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该菌株对油豆角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相对防效可达60.92%。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解淀粉芽胞杆菌JDF-6液体发酵条件及抑菌蛋白性质,以菌量和抑菌蛋白粗提液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通过硫酸铵沉淀法提取抑菌蛋白粗提液,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DF-6最适培养基配比为3.0%蔗糖,1%酵母粉,2%茶渣饼,0.3%硫酸锰;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0 h,发酵温度30℃,初始p H 6.5~7.0,接种量5%,250 m L装液量为100 m L。优化后菌株JDF-6抑菌活性提高51.6%,经5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获得的抑菌蛋白的粗提液对蛋白酶、高温(100℃以上)、紫外光(光照8 h以上)敏感,抑菌活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6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迁飞性重大害虫。为了弄清不同微生物联合使用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直接喷雾方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ZJU435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1lus thuringiensis,Bt)G033A两两之间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联合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球孢白僵菌ZJU435悬浮液联合接种10 d后,1~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6%、58.8%和35.4%,都显著高于CQMa421和ZJU435单剂处理组。CQMa421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2.6%,显著高于CQMa421(21.1%)和Bt(65.5%)单剂处理;ZJU435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0.4%和68.6%,显著高于Bt和ZJU435单剂处理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杀虫真菌联合使用、杀虫真菌与Bt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为田间利用不同微生物农药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