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9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林业   1064篇
农学   825篇
基础科学   88篇
  278篇
综合类   5059篇
农作物   688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1115篇
园艺   1650篇
植物保护   50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1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黄瓜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2.
63.
梨芽变新品种—尖把王梨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把王梨为尖把梨大果芽变,平均单果质量189g,最大单果质量280g,是一般尖把梨的2倍以上。部分果面有1~2条纵沟,果面黄绿色;果皮薄,果肉白色,肉质细腻多汁,石细胞较少;总糖含量为11.88%,总酸含量为0.92%,维生素C含量为5.81mg/100g,风味酸甜适口,香气浓,果心小,可食率高,品质上,是鲜食、冻制和加工兼用新品种。枝条、叶片也明显大于尖把梨,抗寒能力与尖把梨相同,是栽培梨中抗寒力最强的品种之一,适于辽宁、吉林、内蒙古等较寒冷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64.
“懒汉金银花王”由富万家金银花王培养发展协作社在中国林科院的指导下,用本地金银花与野生芽变品系采取多元杂交技术,历经6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3年来在不同生态区域试验种植,其表现出树形大,座花率高、产量高、药用价值高,花期集中不放花等特点。此外,还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抗寒、抗盐碱等抗逆性状。  相似文献   
65.
利用ISSR引物,从分子水平分析了凤尾桑及其芽变株系的遗传变异。从8个ISSR引物扩增结果来看,3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株系间无差异,从变异株系扩增条带来看,凤尾芽变变异最大。本结果从分子水平证明了芽变株系的遗传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66.
高山茶区如何早采名优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荣华 《茶叶》1994,20(4):18-19
余姚市四明山镇的绝大部分茶树栽培在海拔600公尺以上的坡地上,属高山茶区。全镇有茶园面积8122亩,其采摘茶园7018亩,在正常年景年产量(大宗珠茶)45万余公斤,产值达350万元,占农业收入32.3%。1990年春开始推行多茶类生产,并试点采制名优茶,至1990年春各类名优茶产量  相似文献   
67.
68.
番茄斑萎病毒(TSWV)广州分离物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南方花生病害调查,发现由番茄斑萎病毒(TSWV)引起的新病害。  相似文献   
69.
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对打破长白楤木芽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楤木,又名草本龙芽、东北土当归、狗苦龙芽、中尾大活等,为五加科的大型草本植物。其嫩芽可作产品器官食用,味美、有保健作用,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野菜种类。  相似文献   
70.
《湖北林业科技》2004,(3):46-46
红ji木是野生白ji木的自然芽变种,遗传基因不稳定,种子繁殖存在严重的退化现象,一般不用于苗木生产。其繁殖大多以扦插、嫁接、高空压条、组织培养为主。本文就红ji木的扦插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