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5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800篇
林业   433篇
农学   839篇
基础科学   73篇
  436篇
综合类   5032篇
农作物   607篇
水产渔业   1170篇
畜牧兽医   3559篇
园艺   1234篇
植物保护   33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957篇
  2007年   836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viticola(Beret Curtis)BerletdeToni)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所有种植葡萄的地区几乎都有发生。此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以河北、山东等省发病严重。它主要危害葡萄植株的叶片,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叶片干枯、脱落,还可以引起枝梢扭曲,植株生长发育受阻,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重者减产达80%以上。为了筛选更有效的防治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健全杀菌剂对病害的毒力资料,本文对多种杀菌剂进行室内外药效测定,旨在为有效地防治葡萄霜霉病提供基础性资料,为指导田间施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1落花落果的原因 1.1花器发育不全是造成石榴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石榴树不完全花比例很高,一般达80%-90%,有的树完全花比例不足1%,一般说酸石榴品种完全花比例高于甜石榴品种。同时,在产地条件差、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不完全花的比例也较高。树冠郁闭通风透光差,内膛的花器发育也较低。  相似文献   
23.
小皱蝽CyclopeltaparvaDistant一年一代,是刺槐幼林枝杆的主要害虫,近几年在山东危害严重。1993~1994年为开展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进行此项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卵期从越冬后成虫6月中旬产卵始见期开始,每隔7d从林间采集一批当日产卵块,共5批,每批2个重复,每一重复100~393粒卵。卵块罩细纱网,在室内、林中自然变温培养,每天观察记录发育情况。1.2若虫期将越冬后成虫产卵孵化的同一批若虫,有1~5个龄期,每个龄期5个重复,每个重复若虫50~80头,用纱网罩在刺槐嫩枝上,林内自然变温培养,每天观察记录脱皮日期。1.3…  相似文献   
24.
王磊 《北方园艺》1997,(5):52-54
光合光子流量(PPF),日温(DT)和夜温(NT)的影响决定了在短日照(SD)条件下生长的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aTzvelv.灿烂的金色的安妮)叶片数目、叶片伸展率、新梢长度。如在一系列指定条件下,花芽形态将出现在100天短日照之内,一个用于预测的函数关系首先被建立。从10℃~30℃范围内的日温(DT)和夜温(NT)所有组合被预测在高于10.8克分子/天米2光合光子流量(PPF)时导致花芽显露。当日温(DT)和夜温(NT)从10℃增加到30℃时,在花以下形成的叶片成二次方增加。当PPF从1.8t增加到21.6克分子/天米2时,每个枝条上只形成1~2片或更少的叶片。随着日平均温度的提高,叶片展开率从10°F0.2叶/天直线地增加到在30°F0.5叶/天。节间长度与昼夜温差(DIF=DT-NT)高度地相关,即DIF从-12°增加到12°渐渐地导致较长的节间。  相似文献   
25.
26.
猕猴桃芽,枝,叶发育期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芽、枝、叶发育期季节性变化秦仲麒张俊(译)猕猴桃高产要求精细的修剪管理。冬季修剪需要选留一年生枝条,即“母枝”。当年生枝条即由母枝上抽生,猕猴桃花即着生于这些当年出新梢上。母枝通常从树冠较高的部位选留,因为这些枝在前一个生长季节光照良好。猕猴桃...  相似文献   
27.
藤稔葡萄部分栽培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履荣  陈志辉 《园艺学报》1997,24(4):383-384
藤稔葡萄部分栽培生理特性研究陈履荣陈志辉杨天仪(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杭州310029)关键词藤稔葡萄;栽培生理特性;果实发育Culturaland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FujiminoriGrapeChenLur...  相似文献   
28.
苹果试管苗不定根起源及其发育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经琼脂生根培养基诱导产生的长富—2苹果 (Malus pumila Mill.) 试管苗的不定根起源于维管形成层。这种不定根发育不良,根表面缺乏根毛,内部解剖构造为典型的初生结构。为避免因不定根吸收、运输能力差而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宜采用通透性良好的基质进行瓶内或瓶外生根,可诱导出优质不定根。  相似文献   
29.
30.
以构树的成长芽为材料,利用电镜详细观察了构树芽原形成层和形成层的发育过程,原形成层出现于茎端剩余分生组织环,细胞成束排列。在初生长后期,原形成层束位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的细胞发生平周分裂,产生径向排列的细胞层。由观察得出,构树形成层是从原形成层逐渐发育而来,次生木质部的出现是形成层分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