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8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924篇
林业   1493篇
农学   1045篇
基础科学   767篇
  2201篇
综合类   8093篇
农作物   862篇
水产渔业   742篇
畜牧兽医   4498篇
园艺   861篇
植物保护   55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52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592篇
  2015年   790篇
  2014年   1107篇
  2013年   1043篇
  2012年   1288篇
  2011年   1278篇
  2010年   1162篇
  2009年   1239篇
  2008年   1284篇
  2007年   1079篇
  2006年   1007篇
  2005年   1007篇
  2004年   690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304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穿龙薯蓣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为薯蓣科植物,别名: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穿山龙等。具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风止痛功能。主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风寒湿痹。主产于东北及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其根茎含薯蓣皂甙元是合成各种类型的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重要的原料。东北地区穿山龙资源丰富,薯蓣皂素纯度高,含量为2%~2.4%左右。穿龙薯蓣为缠绕藤木。根状茎横生,圆柱形,多分枝,栓皮层显著剥离。茎左旋,近无毛,长达 5m。单叶互生,叶柄长10~15cm,宽9~13cm;叶片掌状心形,变化较大,茎基部叶长10~15cm,宽 9~20cm,边缘不…  相似文献   
992.
论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中在分析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3.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的白蚁,已鉴定种名的有44种,这些白蚁除3种广布于热带区域外,都分布在东洋区,其中属海南特有的共26种,占尖峰岭白蚁和种群数的59.1%;待发表新种11种,占尖峰岭白蚁种群数的25%。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的白蚁最多,共36种。这是该被类型气温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994.
《新疆林业》2006,(3):19-25
1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新疆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自治州、巴音郭楞自治州所属县市适宜酸梅(欧洲李)的栽培区。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全国集体林区重点县之一的尤溪县进行调查,分析其当前森林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培育森林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此来实现森林培育生产要素新的结合,从而调动林农培育森林的积极性,提高森林培育水平,促进林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千岛湖区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高福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159-162
根据千岛湖区景观破碎化现状,分析其原因,探讨景观破碎化对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种类分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997.
以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自然分布区内3个亚区、12个地点、557株优树子代10年生数量性状为依据,分析了亚区间、地点间及个体间生长差异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南亚区优树子代在辽宁草河口表现最好,中亚区最差。从性状间相关分析可知,3个亚区表现出不尽一致的遗传特性。从选择效果看,3个亚区内优树都为正向选择。作为对照的草河口人工林子代在生长上大大超过了天然林优树子代,表现出显著的种源效应  相似文献   
998.
湖南省西南部蝶类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采集和饲养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到湘西南蝴蝶标本293种和亚种,分属11科148属。首次发现湖南新记录143种。一批世界精品蝶,中国珍蝶和在湘西南有分布而全世界仅有1-5种的属。次次列出我省珍稀蝶39种。对湘西南蝶类分布区系及特点进行了详尽分析,同时提出了保护,利用蝶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黄土高原几种乔灌木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化学分析、微生物平皿培养及放线菌形态鉴定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安塞试区5种乔灌木根区0-20cm及20-40cm土层17个土样的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的数量与组成。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人工林与无林裸地土壤中仍然生存着数量较多的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其中各类群的数量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②不同树种根区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不同,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按灌木林>乔木林排序;③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人工林及无林裸地土壤的放线菌组成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和诺卡氏菌(Nocardia)。灌木林根区放线菌数量与种类均多于乔木;④黄土高原“沙刺人工林-微生物-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数量大,种类较多,生物活性强,对土壤物质转化及肥力提高有明显作用,在恢复黄土高原植被时应作为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000.
杨树新品种介绍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本课题组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地引进杨树品种200多个。本文选择生产上常见的、已鉴定的,或是新近培育出的9个杨树品种加以介绍,并对育苗技术进行了探讨,供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