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9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475篇
林业   367篇
农学   350篇
基础科学   728篇
  1361篇
综合类   5963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307篇
园艺   185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农业部明年将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以地力培肥、土壤改良、养分平衡、质量修复为主要内容,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占补平衡耕地项目区、耕地质量问题突出区为实施重点,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为粮食和农业生产夯实长远基础。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关键在耕地质量。多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在切实抓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为促进粮食连年增产和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  相似文献   
92.
正近些年来,高山茶园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但由于高山茶园的地理位置特殊,多植于台地和山坡地,不便管理,致大部分高山茶园杂草危害相当严重,成为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对于新建的高山茶园,要加强人工除草,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也可将地表的树木植被或农作物的秸秆进行垄面敷盖,也可进行外圆半覆盖,做到园区水能排除、泥不外流。茶园覆盖与敷盖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而且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结合茶园实际管理,将覆盖与敷盖物翻耕入土,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集聚特征的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考虑耕地的自然质量、耕作条件、形态、空间分布等,以济南市为研究区,从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稳定性3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法定量刻画耕地质量的空间集聚格局特征,采用矩阵组合法进一步将耕地质量等级和空间集聚格局类型两两组合,综合确定基本农田划定类型。研究表明,济南市耕地区位条件较好,且区域差异最小,耕地稳定性和自然禀赋相对较差。济南市耕地质量以高和较高为主,二者分别占济南市耕地总面积的35. 12%和22. 67%,主要分布在济南市北部商河、济阳和章丘北部。耕地质量低等级的耕地面积最少,为475. 98 km~2,所占比例为11. 98%,主要分布在历城和长清。济南市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入型、适宜划入型和整治调控型3种类型。济阳、商河、章丘北部和平阴东南部的耕地质量高、集聚特征显著,应作为优先划入型,该类型耕地最多,面积为2 121. 23 km~2,占济南市耕地总面积的53. 38%;适宜划入型耕地质量也较高,并且多分布在优先划入型周边,对优先划入型耕地具有保护和缓冲作用,应与优先划入型耕地一起作为基本农田,以提高优质基本农田的集聚程度;整治调控型耕地面积为988. 98 km~2,占济南市耕地总面积的24. 89%,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南部山区,该类型耕地质量低、集聚程度不高,开发利用时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必要时可通过土地整治提高质量和集聚程度。  相似文献   
94.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采用价值当量修正法,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耕地生态价值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城市的单位面积耕地生态价值与总价值呈增加趋势,但仍有部分市出现负增长,且各市耕地生态价值有明显波动;平均中心与发展方向发生一定偏移,但“两极化”的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随着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开展,耕地地力长期监测的重要性越发明显。10年来,安阳县对耕地地力监测取土点设置不断完善,目前共设置固定取土点10个,基本覆盖了全县所有耕地利用类型。2018年,全县耕地地力监测工作在固定取土点的数据采集与土样监测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了汇总分析和比较,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6.
97.
中国是荞麦原产地之一。从古至今,我国各族人民就把荞麦作为主食的“八谷之一”,谓食药同源作物,备受青睐,现今已成为世界性健康消费发展最快的“五谷之王”。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种植甜荞麦面积,占全国各种荞麦总播面积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小区试验探究绿色螯合剂的复合施用在植物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以期为实际田间植物修复Cd、As污染土壤提供依据。[方法]在镉(Cd)、砷(As)污染菜地土壤中施加单一绿色螯合剂:3种小分子有机酸草酸(Oxalic acid, OA)、酒石酸(Tartaric acid, TA)、苹果酸(Malic acid, MA),2种氨基酸基螯合剂亚氨基二琥珀酸(Iminodisuccinic acid sodium salt, IDS)、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并将小分子有机酸分别于与氨基酸基螯合剂进行复配,探究不同处理对田间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生长、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PASP-MA、PASP-TA处理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PASP-MA处理组苋菜产量最高,为4.53 kg/m2;苋菜不同组织的重金属累积差异显著,地下部分Cd、As积累量均高于地上部分(P<0.05),但富集系数均低于1,未达到超富集植物特征;从苋菜对Cd、As的富集系数来看,仅有IDS-MA处理组对两种重金属的植物修复同时起到强化作用;7个复配处理组均能提高苋菜Cd转运系数,最高达到0.90,超出对照组51.3%;复配处理中IDS-OA、IDS-PASP处理组的苋菜As转运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88、0.11倍。[结论]苋菜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添加IDS-MA可以同时提高苋菜对Cd、As两种重金属的富集量,可为广东Cd、As污染菜地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耕地产能评价对于耕地资源保护及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耕地产能评价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及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常州市钟楼区的耕地产能进行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气候、自然因素和技术水平综合指标的耕地产能评价体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钟楼区耕地产能等别分为6等和7等,其中6等地占比达到97.55%,等别空间分布呈现出城区内部街道低、外围地区较高的格局;耕地产能整体空间集聚性显著,各街道(乡镇)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多呈现组团式,负相关类型(LH型和HL型)则分布零散;耕地自然质量和技术水平是影响钟楼区耕地产能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耕作层厚度、有机质含量、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和土壤养分元素为主导因素,pH值、灌溉保证程度和排水条件为次要因素。因此,应从增强耕地自然质量、提高耕地技术水平等方面制定提高耕地产能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0.
耕地撂荒是土地利用的负极端化,可能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改变农村面貌。因此,研究耕地撂荒对更新我国农村农业景观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分析法,以耕地撂荒原因—影响—对策思路完成。结论:(1)撂荒原因、对策、影响几乎贯穿所有学者的研究,农业效益低是学者普遍认可的内在原因;(2)耕地撂荒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浪费耕地资源,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但在生态脆弱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3)土地流转是解决耕地撂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