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52篇
  免费   1266篇
  国内免费   1574篇
林业   2074篇
农学   1892篇
基础科学   330篇
  1340篇
综合类   16218篇
农作物   1424篇
水产渔业   1152篇
畜牧兽医   7628篇
园艺   3990篇
植物保护   3644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054篇
  2022年   1139篇
  2021年   1165篇
  2020年   1070篇
  2019年   1299篇
  2018年   755篇
  2017年   1060篇
  2016年   1292篇
  2015年   1426篇
  2014年   1951篇
  2013年   1641篇
  2012年   2245篇
  2011年   2277篇
  2010年   2036篇
  2009年   1990篇
  2008年   2049篇
  2007年   1772篇
  2006年   1569篇
  2005年   1526篇
  2004年   1277篇
  2003年   1160篇
  2002年   985篇
  2001年   929篇
  2000年   754篇
  1999年   648篇
  1998年   599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90篇
  1995年   459篇
  1994年   423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364篇
  1991年   328篇
  1990年   270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8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饲用微生态制剂在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一种活菌制剂。笔者主要对牛饲用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菌种、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2.
由吉林省绿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推广的绿隆有机复合肥,是一种新型高科技绿色生物工程产品,它是以功能性有益微生物苗群为主体,以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经无害化处理后的肥料型有机物质为载体.配合营养调节剂、增效剂、活化剂、稳定剂等.通过生物技术和特定的先进生产工艺,根据  相似文献   
43.
生姜脱菌脱毒快繁及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可用作香料、药物和调味品,它主要通过地下根状茎繁殖,从而容易导致种性下降。随着脱菌脱毒快繁技术应用于生姜的生产,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生姜的良种选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脱菌脱毒技术和生产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就此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44.
“百慕达”是暖季型草坪植物,上海地区冬季室外温度一般低于10℃。因此一到秋冬季节,“百慕达”就不同程度出现泛黄现象,直到初春才会逐渐返青。为延长草坪保绿时间,持于2002年11月2日起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45.
46.
嗜冷菌耐热性胞外蛋白酶对液态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冷菌产生的耐热性胞外蛋白酶是引起乳及乳制品多种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嗜冷菌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属于碱性金属蛋白酶,对热处理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最适的温度和pH分别在30-40℃和6-8。嗜冷菌胞外耐热性蛋白酶耐热的机理在于经过高温处理后,未被破坏的处于非折叠状态的蛋白酶分子在冷却过程中重新折叠成有活性的天然构象,因此,生奶中一旦产生此类蛋白酶后,无法通过单一的热处理完全灭活。作为一种嗜冷菌污染的更具代表性的指征,此类蛋白酶可以利用FITC-干酪素来检测其活力,达到有效控制生奶及其它乳制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48.
<正> 湖桑绿枝扦插时,农事繁忙,尤在粘土地区扦插化工多,仅制钵用工就比沙壤地区多化三、四倍,劳力矛盾突出。苏州农村针对这一情况,以省工为主,总结试点经验,推开了就地插繁(不制钵、不移栽)成苗技术,一般成苗率70—80%,高的90%以上。与粘上钵插相比,扦插用工量节省三分之一,每工生产湖桑苗约250株。这套适应  相似文献   
49.
50.
 采用数值分类法研究了来自21种寄主植物96个病原荧光假单胞菌菌株(包括5株非荧光菌)的分类问题。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荧光菌菌株可分成两大组,第一组(组I)生长较慢,精氨酸双水解酶呈阴性,营养谱窄,多数菌株不利用DL-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L-羟脯氨酸,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瓜氨酸,DL-nor-缬氨酸,L-胱氨酸,单宁酸和鼠李糖作为唯一碳源,不能利用天冬氨酸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而第二组(组Ⅱ)的菌株可利用这些化合物。组I的菌株可分为10个亚组(I1-I10),亚组与致病变种或命名种基本对应,与寄主来源密切相关;亚组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利用底物的能力不同。组Ⅱ均具有精氨酸双水解酶,营养谱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