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1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10篇
林业   929篇
农学   254篇
基础科学   1435篇
  654篇
综合类   5765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1364篇
园艺   267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800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783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81.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环境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管理数字化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突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使财务管理的重点由以往单纯注重财务核算工作,转而向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和财务趋势分析发展。  相似文献   
18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136-137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农村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我国电商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广东省全面推广农村电商,对于解决农业商品产销问题,推动农民增收、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促进广东早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广东省发展农村电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能为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推广助力。  相似文献   
183.
大多数的文献认为,奥姆斯特德对波士顿公园系统的规划,是"绿道"思想的源头。早期的绿道规划以奥姆斯特德和他在1867年所完成的波士顿公园体系为代表,其形成的绿地系统长达25km,也被看作是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  相似文献   
184.
伴随现代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日常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引入"绿色"这一概念非常必要。通过在道路、城市中心、居民区等车辆人口密集区域建立带状的生态园林系统,以绿道的形式补充与完善城市功能,既可有效改善城市道路环境,美化城市整体形象,又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5.
绿道建设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新坐标,本文主要对济南绿道网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阐述了济南绿道建设的紧迫性,同时,合理分析了济南的景观资源,得出济南建设绿道的可能性以及济南建设绿道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6.
<正>一、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及成效安阳县全县20个乡镇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全县571个行政村的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中心管理,实行"村账乡管"。安阳县农业局农经站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系统,各乡镇通过"三资"网络平台与县农业局监控中心连接,县农业局通过网络对村级资金支取、合同到期预警、款项及时收缴、资产资源经营处置等情况即时监控,对全县各村集体"三  相似文献   
187.
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进行概述,简要分析网络环境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8.
该文基于无线电监测的现实要求以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在基础建设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探讨地市级监测网今后的建设思路。指出在建设地市级无线电监测网过程中应该注意做好前期功能规划、建站标准、平台网络建设和系统验收等工作,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地市级无线电监测网的进一步完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89.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夜间农田实时语义分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易诗  李俊杰  贾勇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8):174-180
农田环境实时语义分割是构成智能农机的视觉环境感知的重要环节,夜间农田语义分割可以使智能农机在夜间通过视觉感知农田环境进行全天候作业,而夜间无光环境下,可见光摄像头成像效果较差,将造成语义分割精度的下降。为保证夜间农田环境下红外图像语义分割的精度与实时性,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红外图像的红外实时双边语义分割网络(Infrared Real-time Bilateral Semantic Segmentation Network,IR-BiSeNet),根据红外图像分辨率低,细节模糊的特点该网络在实时双边语义分割网络(Bilateral Semantic Segmentation Net,BiSeNet)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其空间路径上,进一步融合红外图像低层特征,在该网络构架中的注意力提升模块、特征融合模块上使用全局最大池化层替换全局平均池化层以保留红外图像纹理细节信息。为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在夜间使用红外热成像采集的农田数据集上进行试验,数据集分割目标包括田地、行人、植物、障碍物、背景。经试验验证,提出方法在夜间农田红外数据集上达到了85.1%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同时达到40帧/s的处理速度,满足对夜间农田的实时语义分割。  相似文献   
190.
人工林经营中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5):28-34
采用小班水平上的划分方法,将小班看做是林分中的"单木",相邻小班之间的边缘效应近似模拟了林分中"单木"与"单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GIS构建森林耦合体。通过复杂网络将之抽象化为森林耦合网络,利用已构建的森林耦合网络结构稳定性模型,针对人工林的林学特征与经营方式,探究人工林经营中森林结构稳定性的优化调控。研究结果表明:1)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面积较大的、林分质量较差的小班时,可将其更新为面积较小的小班,在小班上选择性更新与周围小班不同的树种,使面积较大的小班逐渐演替为"混交"的面积较小的小班。这一过程平衡了面积较大的小班周围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2)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林窗时,可以在林窗中补植与周围优势树种不同的林木。这一过程降低了林窗周围节点的介数,平衡了整个网络的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研究森林耦合网络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解决小班如何在有限空间内的合理布局,旨在为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如何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同时又兼顾林业生产的可操作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