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47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1228篇
林业   583篇
农学   874篇
基础科学   233篇
  479篇
综合类   7284篇
农作物   478篇
水产渔业   1758篇
畜牧兽医   11761篇
园艺   817篇
植物保护   239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1035篇
  2012年   1569篇
  2011年   1769篇
  2010年   1654篇
  2009年   1939篇
  2008年   2362篇
  2007年   1941篇
  2006年   1337篇
  2005年   1139篇
  2004年   604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9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本实验选用性成熟的京白种蛋鸡,从同一产蛋顺序中取其发育不同阶段的各级卵泡(F_1~F_4),分离膜层,消化为单个的膜细胞,进行短期细胞培养,着重观察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培养过程中膜细胞雌二醇分泌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的含量,得到以下结果:①未加外源激素处理的对照组细胞,随着卵泡从小到大的发育成熟过程,膜细胞雌二醇的分泌量逐渐降低;②适当剂量的鸡 GnRH-Ⅱ对各级卵泡膜细胞雌二醇的分泌均有促进作用,其中 F_4,F_3,F_2比 F_1更敏感;③加前体物(孕酮或雄烯二酮)之后,再加鸡 GnRH-Ⅱ比单加前体物或单加鸡 GnRH-Ⅱ,膜细胞雌二醇的分泌量增加更明显.实验结果提示,在体外细胞培养的条件下,GnRH-Ⅱ对膜细胞雌二醇的分泌不仅有促进作用,还可能促进雌二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3.
用细胞激动素(BA)和赤霉素(GA)防止伏令夏橙生理落果效果良好。细胞激动素单处理,对生理落果前期,第二次落果高峰,即幼果细胞分裂期,有明显效果,但与生理落果后期即第三次落果高峰(幼果细胞膨大期)无关。赤霉素单处理对生理落果前、后期,即幼果细胞分裂与膨大期,均有良好效果。二者处理次数、浓度和着果率成正相关。混合处理效果良好,以 BA 500PPM3次、GA50PPM1次好。无论 BA 或GA 果皮厚度、粗糙程度,随浓度、次数而增加,品质也下降。  相似文献   
134.
135.
肉用雏鸡相对生长发育较快,对营养要求高。幼雏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因此,要给予精心照料,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生产中,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损失。 1.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免疫  相似文献   
136.
2003年2月11日,茫崖镇尕斯乡代尔村发生绵羊急性死亡,10日晚突然死亡20只,另有10只羊精神沉郁,卧地不起,12日受海西州农牧局委派,由我站选派三人前去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 尕斯乡代尔村有绵羊600多只,于2003年元月20日从秋季草场进入尕斯湖畔的冬季草  相似文献   
137.
<正> 猪后圆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内而引起的猪肺丝虫病,主要侵害幼猪,严重感染者可造成死亡,轻者则使生长发育迟缓,饲料报酬降低。笔者在进行寄生虫病调查过程中,曾遇见1起罕见的猪后圆线虫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38.
第三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病理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 ,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 5方面 ,即吸取宿主营养 ,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 ,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 ,机械性障碍与破坏 ,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自 2 0世纪中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 ,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 ,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 ,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这里对这方面的致病机理作个概括介绍。1 .动物寄生虫导致宿主的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 寄生虫及其分…  相似文献   
139.
二、死亡原因分析: 1 压死 母猪压死在统计中占有19.6%的比例,说明母猪压死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一些青年母猪的母性差;初生仔猪的行为能力低下;母猪在饲喂期间的姿势改变;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均可使仔猪经常被母猪压死。守产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关系仔猪压死比例。 2 弱死(饥饿) 弱仔死亡在猪场中占很大有比例,在很多猪场中,特别是集约化大型猪场,对弱仔的控制也一直是一个难题。弱仔的产生主要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0.
本试验以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症毒超强毒广西株(GX8/99)的细胞克隆化毒感染28日龄SPF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以确定GX8/99株原始毒与细胞克隆化毒的致病性的变化,结果表明GX8/99株细胞克隆化毒在适应细胞后仍能引起一定的组织学病变,免疫指数也较正常雏鸡有所变化,但病变程度远远小于原始毒攻毒组,且对鸡致死率明显降低。说明GX8/99株细胞克隆化毒致病性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