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243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38篇
  264篇
综合类   716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234篇
畜牧兽医   282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比较几种常见微生物的除臭效果,在实验室进行了7 d的除臭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5460、生香酵母、米曲霉对NH,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3.89%(P<0.05)、49.87%(p<0.05)、41.73%(P<0.05)、26.34%(P>0.05),但各菌种间差异不显著(P>0.0...  相似文献   
22.
以吉林地区习见的大黄柳(Salix raddeana Laksch.)和细柱柳(Salix gracilistyla Miq.)花序枝为材料,通过染色技术进行艺术加工,研制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并适宜长期观赏的干花。目前,尚未见有相关报道。实验对花序枝最佳采收时期、染色浓度、染色时间等制作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采收时间为3月末4月初花序刚长出不久,大黄柳、细柱柳的最佳采收长度分别为0.5~2.0cm、0.5~1.5cm,此时牢固度最好。最佳的食用色素染色浓度为4.5%~7.5%,染色时间为1~10min,可根据颜色需求在此范围内进行浓度或时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23.
农机修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各种各样的故障有时会让人难以招架。其实,在农机修理过程中也是有技巧可循的。以下就介绍几种农机修理过程中的小技巧,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秦岭3种天然林细根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秦岭地区生态治理和森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土柱法对秦岭辛家山林区云杉林、红桦林及云杉+红桦混交林3种天然林进行根系取样,分析细根生物量密度、细根根长密度、细根体积、细根比根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密度、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湿度的关系。【结果】随土壤深度增加,3种天然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孔隙度、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湿度均降低,但密度升高;随土壤深度增加,3种天然林各细根指标均降低,其中细根生物量主要集中在腐殖质层,各林分在腐殖质层的占比均大于69%;腐殖质层具有最高的细根根长密度、细根体积和细根比根长,分别是淀积层的3.76~4.85、2.63~3.80和1.26~1.67倍,分别是母质层的11.13~14.98、6.32~16.01和1.76~3.28倍;3种天然林中,混交林各土层的细根根长密度最高(平均值为0.45 cm·cm~(-3)),云杉林各土层的细根根长密度、细根体积和细根比根长最低(平均值分别为0.26 cm·cm~(-3)、0.88 mm~(-3)·cm~(-3)和0.60 cm·g~(-1));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天然林分各细根指标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密度、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湿度均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其中细根生物量密度、细根根长密度、细根体积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正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813、0.795和0.784),与土壤密度的负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715、-0.658和-0.68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细根分布的第一主成分因子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硝态氮含量、密度、孔隙度、湿度和铵态氮含量;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细根生物量密度的直接正效应最高,土壤湿度的间接效应最高且主要是通过有机质含量的间接效应来实现。【结论】秦岭3种天然林的细根指标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腐殖质层为细根集中分布层;3种天然林分中,混交林的细根发达程度最高,云杉林最低;根系分布受多种土壤因子影响,影响程度表现为有机质硝态氮密度孔隙度湿度铵态氮;土壤有机质含量直接影响细根生物量密度;土壤湿度主要通过土壤有机质的间接作用影响细根生物量密度。在对秦岭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和森林恢复工作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细根生物学特性,合理配置不同树种,注意森林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从而起到维护森林生产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正>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大茬栽培选择威霸七号、粉翠、魁冠108。春早熟栽培选择魁冠108、果美、B109。2播期选择关中地区日光温室大茬栽培以9月上中旬;春早熟12月底到来年1月初。3亩播种量亩用种量25 g。4浸种播前4~5天开始浸种。浸种前最好用细纱布缝一只15~20 cm的小口袋,把种子装在里面,扎紧袋口,再行浸种。浸种应采用温烫浸种  相似文献   
26.
实验通过对胡桃楸、黄波罗和水曲柳一到五级根序之间的细根形态进行初探,以期了解温带树种细根形态各参数与根序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细根形态与功能关系、细根寿命及周转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正>一、地块选择玉米对地块要求不严,岗地、洼地、沙土、粘土、壤土都可以种植。玉米根系发达,既抗旱,又抗涝。对茬口要求也不严,大豆、马铃薯更好一些,但要考虑上茬除草剂问题,只要前2-3年没有用过普施特的地块和头一年没用过胺草醚的地块都可以种植。二、整地提倡秋整地,春整地整地质量差,误农时,对出苗和产量不利。春整地要早春顶凌耙茬,顶浆起垄,化冻14厘米进行。前茬为软茬(大豆、杂豆等),可灭茬,整平耙细,秋起垄  相似文献   
28.
为鉴定肉牛皮肤病病原及其致病性并筛选其敏感药物,本研究取患皮肤病肉牛病变部位皮屑、毛发和痂皮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ITS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形态特征与细极链格孢菌极其相似的菌株(PY2-1-2);经PCR扩增、测序和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与细极链格孢菌(MG975630.1)的ITS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9%,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长度为543 bp,该片段包括ITS1、5.8S rDNA和ITS2的全部基因序列以及18S rDNA和28S rDNA的部分基因序列,提交GenBank(MH656780.1)。根据形态学结合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分离株为细极链格孢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5μg/mL、4μg/mL、1μg/mL、1μg/mL。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细极链格孢菌引起的皮肤病诊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文章通过对太仓市重阳木的研究发现,间伐对重阳木人工林的单株材积量和细根形态、木质素 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有着显著影响,对生物量及纤维素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0.
以实验室保存的抗生菌为出发菌株,选择一株对引起草莓重茬病的镰刀菌、丝核菌拮抗作用强的菌株,经鉴定为细黄链霉菌,确定生产培养基为豆饼粉4%、锯末12%、甘薯粉12%、细肥土35%、石灰2.0%,种龄为20~24 h的液体菌种,接种量为5%,培养基湿度在30%~35%,发酵初期室内湿度控制在60%左右,基质开始转粉时降低空气湿度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