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5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279篇
农作物   3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31.
近日,钦州市林科所传出喜讯,科技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成功克隆出名贵花卉红掌,并部分移进苗圃培育,有些已开出鲜艳的红花。该所成为广西最大的花卉红掌组培苗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32.
采用随机区组和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质、盆具、营养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叶片抽生、侧芽萌发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主改良设计的H盆,以V陶粒∶V珍珠岩∶V泥炭=2∶1∶1的混合基质,荷兰或红河1号、2号为营养液配方,每7~20d浇(换)一次,并配合喷施GA3和BA等措施培育红掌盆花,具有成本低、品质优、易养护管理、观赏期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3.
荷兰红掌切花品种筛选及优质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伟 《北京农业》2007,(30):53-58
通过对4个荷兰引进的红掌切花品种田间产量、市场销售情况(销售价格、销售数量)的比较,初步筛选出2个高产畅销的品种,为今后红掌切花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影响切花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营养液管理、病虫害防控的研究试验,初步总结了一套红掌切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使项目技术得到初步的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4.
切花红掌的种植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界中,红掌适宜生长在遮荫的环境中,且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因此,在规模化栽培时一般安装两层遮荫网来保证红掌的正常生长,夏季温度一般控制在30℃以下,冬季不可低于18℃;晴天时湿度一般保持在70%,不可低于50%,阴天时一般保持在70%~80%光照一般控制在20000~250001ux。  相似文献   
135.
红掌以品种丰富、株型优美、颜色艳丽、货架期及花瓶期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上海地区切花红掌生产栽培都在现代化温室中进行,可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136.
进入2月份,盆花市场迎来了年宵花的销售高峰,红掌、凤梨、蝴蝶兰等年宵花传统品种仍然占据市场主要地位,销售情况普遍不错。由于今年罕见的南方冰雪天气袭击,部分南方市场的盆花销售受到一定影响。现将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盆花销售情况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受广东省农业厅委托,东莞市农业局于2007年12月28日主持召开了“红掌新品种引进、繁殖与推广”项目验收及成果鉴定会。该项目由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完成,是“2004年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议案”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38.
本文对红掌部分种质资源进行了育种相关的生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红掌种质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交结实能力,不同品种自交结实率在0-100%之间差别较大;种子发育周期4-6月,具体表现出母本效应;杂交种子播种4周后即多数萌发,发芽率变异在4.7%-100%之间,具体随双亲、杂交方式的不同而变化。结果为红掌遗传和育种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9.
开花期红掌耐寒性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开花期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耐寒性判定方法,为不同耐寒性红掌品种的分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个开花期红掌品种为试材,在上海地区冬季大棚自然低温环境下进行种植,观察叶柄、叶片、花柄、苞片的冷害症状,统计各器官冷害指数,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进行耐寒性研究;根据聚类结果分别在不同耐寒性组中选择1~3个品种再次进行低温试验,并测定低温处理前后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各指标变化率与耐寒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对供试红掌品种各器官冷害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20个品种的耐寒性综合得分,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分为3组,高耐寒组品种包括‘阿拉巴马’、‘艾美拉’、‘粉阿拉巴马’、‘黑皇后’、‘红宝贝’、‘马都拉’、‘潘多拉’、‘紫罗兰’、‘红丰收’、‘红成功’、‘红赢家’、‘白塞拉’、‘紫雷鸟’和‘特伦萨’,中耐寒组品种包括‘皇家布加迪’、‘轰动’、‘红阿里克斯’和‘白雪阿莱西亚’,低耐寒组品种有‘粉冠军’和‘粉爱’,其中‘阿拉巴马’、‘潘多拉’、‘特伦萨’、‘皇家布加迪’、‘轰动’和‘粉冠军’6个品种的耐寒性得到了再次验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掌在低温处理前后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的变化率与耐寒性显著正相关,相对电导率变化率与耐寒性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指标与耐寒性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论】自然低温下器官冷害指数的观测可以作为判定开花期红掌耐寒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和相对电导率可以作为较为可靠的生理指标应用于红掌耐寒性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140.
红掌是一种重要的观花和观叶兼具的草本植物。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红掌繁殖主要采用的方法,绝大部分品种可以通过组织培养实现再生,其推动了红掌细胞工程育种的发展。本综述总结了红掌细胞组织培养繁殖途径,包括直接获得无菌苗途径、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原球茎和类原球茎途径、原生质体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花器官培养,多倍体诱导,物理化学诱变,遗传转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筛选的研究在育种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红掌细胞工程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将来红掌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