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新疆紫草毛状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紫草毛状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平行提取法提取紫草色素(LEP),测定了LEP对DPPH·体系、Fenton体系、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和还原体系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新疆紫草毛状根四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在DPPH·体系、Fenton体系、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和还原体系中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新疆紫草毛状根粗多糖也具有抗氧化活性.[结论]新疆紫草毛状根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原料进行开发利用.毛状根的抗氧化活性属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2.
紫草白霉病是近年来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药用植物叶斑病,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对该病的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对辽宁省多个紫草种植区的病害调查,发现该病发生普遍。紫草白霉病在6月中旬开始出现,8~9月为发生盛期。试验对紫草白霉病进行了病原物分离、纯化及鉴定工作,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是由紫草柱隔孢菌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03.
将新疆紫草无菌苗根分别接种在含不同培养因子的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培养,观察培养基、pH值、有机物、L-苯丙氨酸对根的生长量、培养液颜色及O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SH培养基中,且pH为4.5时根相对生长率较M9大.②M9培养基附加30 g/L蔗糖有利于紫草根生长,蔗糖浓度为30~60 g/L促进紫草素合成.③在M9培养基上添加低浓度的CuCl2有利于根的生长.④在M9培养基上添加White有机成份及肌醇(200 mg/L)均对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⑤M9添加L-苯丙氨酸对种子根的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⑥根的生长周期为9~12 d.适宜根生长条件的摸索为新疆紫草毛状根及紫草素的生产条件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新疆紫草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新疆紫草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考察了其对新疆紫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紫草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随POD活性的增强,发芽率逐渐升高,POD活性增强促进新疆紫草种子的萌发。福林试剂与10NNa2CO3之比为2:1(V:V),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45min,体积为0.5~3.0mL时与其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酚类物质的提取及测定方法。总酚含量随发芽进程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酚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抑制新疆紫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5.
紫草白霉病病原菌--紫草柱隔孢(Ramularia lithospermi Petr.)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以紫草叶煎汁 PDA培养基为最适;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25℃:病菌菌丝致死温度为48℃,10min;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明显,蛋白胨为最适;病菌菌丝在pH值3~11范围均可生长,以pH 5~6为最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30℃,最适20℃;碳源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氮源除蛋白胨外均使萌发率下降;病菌分生孢子在pH值2~11范围内均可萌发,pH值4~5为最适;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6℃,10min.  相似文献   
106.
野生滇南紫草乌是云南白药、三乌胶等名贵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草乌资源越来越少.逐渐枯竭,随着人们对草乌的认识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其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广阔。人工种植时,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山坡背阴缓坡地种植,11月中下旬至12月播种,采用先播种后盖肥,再盖土的方法播种,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追肥,浇水,中耕除草及及时防治病虫害。10~11月是最佳收获期,采收后及时晾晒处理。  相似文献   
107.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它们小巧又美丽,它们精致又迷人,它们自由自在生活在大森林。”这首童年的儿歌用来形容紫草科那些蓝色小花花再合适不过。在自然界蓝色的花比较少见,而在紫草科则有着许多开蓝花的植物,这两期就来看看紫草科这些蓝花花。紫草科的植物多数为草本,花冠筒状、钟状、漏斗状或高脚碟状,分为花冠管、喉部和花冠裂片三部分,花冠喉部一般有5个附属物,附属物大多为梯形。  相似文献   
108.
新疆紫草(又名新疆软紫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作为新疆天山山脉道地药材,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医药、天然色素等领域。为合理开发紫草资源、规范种植标准,结合近3年人工种植经验,特制定新疆紫草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定了新疆紫草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选种、育苗、栽培、管理、采收、储藏等内容,以期为新疆紫草人工栽培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聚合草又称紫草根、外来聚合草,适应性广,营养丰富,产量高,利用年限长,是一种优良高产的饲料作物。一、选地栽培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多、排水良好并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最为适宜。聚合草为多年生植物,根部发达,再生力强,一般不宜与大田作物轮作。  相似文献   
110.
紫草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 ,因根呈紫色而得名 ,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温热斑疹、吐血尿血、热结便秘、烧伤等症。其年用量大 ,野生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纵观紫草多年来的价格变化 ,不难发现其一直处于缓升状态。近几年 ,价格稳定于 14~ 1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