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396篇
基础科学   82篇
  153篇
综合类   2385篇
农作物   22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491篇
园艺   353篇
植物保护   307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紫花苜蓿的蒸腾系数和耗水系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紫花苜蓿的蒸腾系数和耗水系数的影响因子和范围进行了较为详尽地阐述。  相似文献   
52.
紫花苜蓿田杂草种类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的调查、试验,明确了滨州市紫花苜蓿田杂草主要种类共有26科83种,及其各个不同生长季节和不同类型田块杂草生长规律,提出了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3.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是著名的饲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饲草之一。紫花苜蓿饲用价值高、营养丰富,是各种畜、禽及鱼类喜食的饲草。同时它生长年限长,地下根瘤多,根系发达,也是优良的改土培肥植物,在农业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紫花苜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其产业化规模发展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是,还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依据紫花苜蓿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54.
1选择耐盐碱的牧草品种 如何提高草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是盐碱地种草成败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选好适宜的草种。牧草的抗盐碱能力,因草种而异。一般重盐碱地应选种耐盐碱强的碱茅、沙打旺、紫穗槐、沙蒿、柠条、长穗冰草、垂穗披碱草、窄颖赖草等;中度盐碱地可种耐盐碱中等的草木樨、紫花苜蓿、毛苕子、披碱草等。  相似文献   
55.
1)症状。幼苗近地表及地表以下的茎是发病的主要部位。病部初为水浸状,后呈褐色至深褐色腐烂。病部不缢缩,其维管束变褐色但不向上发展,后期病部多呈糟  相似文献   
56.
西瓜根腐病     
《中国西瓜甜瓜》2003,(3):52-52
  相似文献   
57.
甘薯根腐病抗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及遗传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甘薯根腐病发病轻重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表现为干旱少雨的年份发病较重,降雨量较多的年份发病较轻;土壤瘠薄的发病较重,肥力条件较好的则发病较轻;通常情况下,年份间品种的抗性表现较为一致,但遇特殊气候则年份间品种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对1150份甘薯品种资源及育种材料的根腐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抗型材料占14.6%,抗病型占15.7%,感病型占26.0%,高感型占43.7%。对754份材料及亲本的抗性分析表明,不同的抗性组合后代中均可分离出高抗至高感类型的材料,杂交后代的抗性强弱随双亲抗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中国自1970年以来采用品种间杂交和种间杂交育种技术,先后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的高抗型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8.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sojae)是大豆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大,发展快。自1918年首次在美国印弟安那州发现此病以来、相继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发生。  相似文献   
59.
李权 《吉林蔬菜》2002,(6):26-26
1 莱苗猝倒病 (1)症状:从种子发芽到 幼苗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 烂芽。出土不久的幼苗最易发 病,茎基部出现水渍状黄褐色 病斑,绕茎扩展1周后病部缢 缩成线状,表皮脱落,使幼苗 虽依然青绿却已折倒,故称为 猝倒病。最后,病苗腐烂或干 枯。苗床湿度高时,病苗或临 近土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 菌丝体。 (2)防治方法:①严格选 择营养土,采用新法育苗:要 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排水  相似文献   
60.
黄瓜霜霉又称“跑马干”、“黑毛”,是黄瓜的主要病害。除危害黄瓜外, 还危害冬瓜、南瓜等瓜类。全国普遍发生,露地或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均可受害。发病后如环境条件适宜,病害发展迅速,1-2周可使瓜田成片枯黄,提早拉秧,严重威胁着黄瓜的生产。 一、症状 苗期至生长后期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成株期的叶片。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病初叶面呈现水浸状褪绿斑点,病斑扩大时受叶脉限制而呈现多角型,黄绿色至褐色,病健界限明显。环境潮湿时,病斑背面生一层灰紫色至紫黑色霉。常有多个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迅速干枯死亡。在抗病品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