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23篇
  10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宁夏农林科技》2008,(3):F0004-F0004
株高90cm,株型紧凑,叶色较浓绿,叶片较宽,散稳形,子粒卵圆,无芒。苗期耐寒性较强,插秧后返青快。平均每穗总粒数111.4粒,饱粒106粒,空秕率4.8%.千粒重25.0g,(亩)收获穗数34.1万穗。籽粒呈杆黄色。抗倒伏性较强,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全生育期150天。稻谷糙米率84.2%。精米率74.3%,整精米率71.6%,垩白率9%,垩白度0.5,透明度1级,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2.
不同肥料配制对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两年在3个地区对水稻宁稻216和永粳16号品种进行4种肥料配制试验研究,结果说明,水稻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有利于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同时,水稻整精米率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而且,气候对整精米率的影响比施肥更大。在相同条件下,宁稻216的整精米率比宁粳16号高。  相似文献   
23.
对提高稻谷整精米率检验准确度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洪大应 《粮食储藏》2001,30(3):47-48
新的稻谷国家粮油质量标准已经颁布 ,并于2 0 0 0年 4月 1日正式实行 ,新的稻谷标准对原标准修改篇辐较大 ,增加了整精米率的定等质量指标 ,规定籼稻谷整精米率≥ 50 .0 % ,粳稻谷≥ 60 .0 %。我县对稻谷整精米率情况进行了调查 ,共取了 18个不同情况的稻谷样进行检验 ,感觉稻谷整精米率指标较难检验准确 ,操作方法虽然简单 ,即净稻谷脱壳碾成标一精度的大米 ,测定其中整精米占稻谷试样的百分比。但是操作当中我们发现双试验误差大 ,如同一个样品最低检出结果是 4 6.0 % ,最高值达到  表 1    稻谷整精米粒调查情况表地点品种 收获年…  相似文献   
24.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整精米率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有代表性的14个优良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包括7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 II)模式对杂交稻整精米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以非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并且不育系的作用大于恢复系的作用。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80.23%和29.03%。相关分析结果,整精米率与谷粒粒宽、糙米率、精米率和米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谷粒长宽比、谷粒粒长、米粒长、米长宽比和垩白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其它外观品质性状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只有精米率、千粒重和米粒长对整精米率起着显著作用,它们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17 8、0.348 1和-0.270 8。提出了提高杂交水稻整精米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优质食用稻品种爱华5号进行不同播种期处理,研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其籽粒灌浆特性与整精米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优质食用稻籽粒灌浆后20d日平均温度在27.9 ̄29.8℃时,籽粒灌浆前、中期速度快,后期速度慢,整精米率相对较低;籽粒灌浆后20d日平均温度在25.2 ̄25.9℃左右时,籽粒灌浆前、中期速度慢,后期速度快,整精米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6.
常见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128个常见水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商品品质、蒸煮品质的分析表明,品种的加工品质有明显差异,完整精米率的变异幅度最大;垩白面积与完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粒宽、长宽比与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间无任何显著相关。由于粒宽与垩白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故在籼稻优质米育种中,宜选择细长粒形和透明度好的类型。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在品种间均有丰富的变异,性状间组合方式复杂。目前国内籼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偏高,是影响食味的主要因素。粳稻中蒸煮品质各性状变异幅度较小,性状间组合类型较简单。  相似文献   
27.
银晶软占是采用经典成熟的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具有高整精米率和优良食味的优质高效水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在广东省区试和生产应用中表现出整精米率高、食味优良、高产稳产、国标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其中以整精米率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8.
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非破坏性活体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533份杂交稻和常规稻材料的糙米和精米直链淀粉含量进行化学分析,并结合近红外透射光谱数据,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分别建立糙米、精米的直链淀粉含量(AC)预测定标模型,并对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杂交稻糙米及精米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873和0.922,常规稻糙米及精米模型的RSQ则分别为0.924和0.939,定标标准偏差(SEC)分别为1.100,0.956,1.537,1.547;内部交叉验证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RSQ分别为0.866,0.901,0.892和0.921,外部验证的RSQ分别为0.9506,0.9352,0.9116,0.9180,所建模型的相关性较高,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小.常规稻模型可应用于大量育种材料快速、无损的早代筛选,杂交稻模型可用于新组合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鉴定,促进稻米品质改良,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9.
稻米的香味性状是衡量稻米品质好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对市场售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亚洲栽培稻起源及遗传变异中心的云南,具有丰富的香稻种质资源,香稻资源的利用潜力巨大.本研究对192份云南稻种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别,并根据参照品系的香型进行分类,同时探讨水稻叶片与精米的香型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1.21%的云南稻种有不同程度的香味.叶片和精米的香味表型有差异.供试品种叶片、精米均有香味的材料占11.46%.叶片不香而精米香的材料占10.19%.叶片香而精米不香的材料占9.55%.叶片和精米香味的相关系数为0.03.  相似文献   
30.
籼稻精米重量性状的发育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包括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籼稻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性状.结果表明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株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可以明显影响各个稻米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但主要为二倍体母株的核基因效应,其次为三倍体胚乳核基因效应.基因加性效应在稻米4个发育时期的精米重量表现中起着主要作用,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条件方差分量分析结果表明,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中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在多数稻米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达,且以稻米发育前期为主,其中开花后第8~14日是控制精米重量性状表现的基因表达最为活跃的时期,各遗传体系在接近稻米成熟时(开花后第22~28日)的新基因表达量尤其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会明显下降,一些基因效应尤其是净细胞质效应存在着个别发育时期间断表达的现象.稻米不同发育时期的条件和非条件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作5等亲本可以明显提高后代的精米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