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31篇
  51篇
综合类   74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57篇
畜牧兽医   164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绒山羊发生难产时需要助产。其方法是在母羊体躯后侧用膝盖轻压母羊腹部,待羔羊嘴端露出后,用手向前推动母羊会阴部,羔羊头部露出后再用一手托住头部,另一手握住前肢,随着母羊的努责向后下方拉出胎儿。  相似文献   
92.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是家畜胚胎移植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性别控制主要采用两条途径,即X精子与Y精子的分离和胚胎性别的鉴定。在前者尚未取得完全成功的情况下,胚胎的性别鉴定已成为性别控制的主要途径。家畜胚胎的性别鉴定技术是家畜胚胎移植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移植已知性别的胚胎,控制家畜后代的性别比例,能加快优良母畜的繁殖进程,促进高效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
精子受精抗原-1(FA-1) mRNA在绵羊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RT-PCR检测了该基因在绵羊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情况。首先,提取绵羊睾丸组织、附睾头、体、尾部组织总RNA,以此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自行设计引物,PCR扩增出462 bp的目的DNA。然后,将目的片断克隆入T载体,通过菌液PCR和重组质粒酶切,鉴定重组质粒中的目的DNA。再经序列分析鉴定目的片断。同时,以β-actin为内参照物,进行RT-PCR半定量分析,比较精子受精抗原(FA-1)在睾丸、附睾头、体、尾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FA-1在绵羊睾丸和附睾中均表达。  相似文献   
94.
手握法采集12月龄大约克种公猪精液,在37℃下离心,弃去精清,收集浓缩段富含精子部分,用7种不同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应用液氮熏蒸法制作颗粒冻精。结果表明,在7种稀释液中,7号稀释液优于其他6种稀释液(P〈0.05):与其他的冷冻保护剂相比,甘油的冷冻保护性能较好(P〈0.01),其适宜浓度为2~4mL/L:干解冻(40℃~45℃)效果优于湿解冻,解冻后精于活率达0.6~0.49(P〈0.05);稀释液中添加安钠咖可有效地延长精于的冻后存活时间(P〈0.01)。  相似文献   
95.
王清  沈业寿  赵浩如 《食用菌》2006,28(5):57-59
采用体外抑瘤实验研究人工栽培的桑黄子实体水提物(PSW)对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抑制作用;选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研究了PSW的抗环磷酰胺致突变作用。结果:PSW对HepG-2、MCF-7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能明显增强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96.
人工授精(AI)是第一代动物繁殖生物技术,最近几十年以来,研究人员已经探索出了许多评估冷冻-解冻后精液品质的新技术。由于精子质膜在低渗条件下的功能状态、离子分布及浓度和各种细胞器的功能都与冷冻解冻后精子的存活能力相关,冻精质量的评定也从最初的形态和主观活率分析,发展到更精确的染色质、质膜完整性及分解代谢活性的分子变化分析。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许多方法花费很大,况且单个的评估参数都与动物精子实际的受精力相关性不强。因此,要提高牛冻精质量的预言强度,应该将这些独立的参数结合起来,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一套更完美更精确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7.
本试验旨在证明猪精子中α-L-岩藻糖苷酶的存在及其在受精中的作用.猪精子α-L-岩藻糖苷酶活性用分光光度计405nm波长测定,并在受精液中添加α-L-岩藻糖苷酶特异抑制因子(deoxyfuconojirimycin hydrochloride,DFM-H)或特异单糖(L-岩藻糖)来检测时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猪精子含有明显的α-L-岩藻糖苷酶活性.当精子用10μmol/L钙离子载体A23187处理1h后,有70%精子发生顶体反应和72%的酶活性被释放.体外受精液中添加250μmol/L DFM-H或30mmol/L,L-岩藻糖,可分别抑制66%或63%的精子α-L-岩藻糖苷酶活性,并相应抑制37%或36%的透明带表面精子结合数及56%或67%的精子侵入卵数.这些结果证明,猪精子α-L-岩藻糖苷酶主要分布于精子顶体中,特异地作用于透明带寡糖链中的α-L-岩藻糖残基,而参与精子穿入透明带的过程.  相似文献   
98.
附睾功能及其对精子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哺乳动物的附睾为精子的成熟提供了特殊的微环境,是精子成熟、保护、运输和贮存的部位,在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附睾上皮细胞的合成、分泌、转运等功能使精子发生了一系列结构、生化和功能的改变.从而使精子获得受精和运动能力。作者对附睾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对精子成熟影响研究现状等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
公牛精液品质不良为由公牛睾丸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种雄性生殖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射精量少、无精子、死精子、精子畸形和活力不强等。品质不良的精液经冷冻处理后不能作人工授精使用;而对于精液品质不良的公牛,  相似文献   
100.
动物精子的性别可通过流式精子分选仪和DNA标识进行鉴定,而利用鉴定性别的精子(即性控精子)并借助人工授精技术或其它授精技术产生的后代,在过去5年中估计已多达30000个(其中大多数是母牛)。有关文献资料证明,能有效地区分X精子和Y精子的唯一标记物是精子染色体中的DNA。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地采用的方法是Beltsville精子分选技术,该技术根据X精子群和Y精子群中DNA相对含量上的差异,用荧光染液(Hoechst33342染液)标记精子,随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经荧光标记的精子,从而达到分离精子的目的。目前,X精子或Y精子正常的生产速度是每小时1500万个,该项技术已在家畜、实验动物和动物园动物中应用,如果将该技术应用在人上,在预选后代性别比例上可达90%~95%的成功率。因动物品种不同,性控精子在动物体内的授精部位也不相同。常规的人工授精技术、宫内授精技术、输卵管内授精技术、用于胚胎移植的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或子宫角深部授精技术均能有效地使动物怀孕,至于利用哪种技术进行性控精子的精则取决于动物品种。尽管所有动物都能获得高纯度的分选精子,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利用低剂量精子还难以让母猪怀孕。子宫角深部授精技术每次授精0.5~1.00亿个性控精子已能产生可喜的效果:利用特制的输精管,输入常规人工授精所需精子量的五十分之一的性控精子,足以使动物怀孕。性控精子通过常规的授精技术能够被猪成功利用前,还需重新设计输精管,同时输精的次数和每次授精时精子数量也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分选精子的低温保存技术已被牛人工授精普遍采用。尽管已能利用冷冻的性别分选精子生产小猪,但是性别分选精子经冷冻和解冻处理后在常规生产中的应用还未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本文将讨论猪精子性别分选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并重点探讨将性别分选技术应用于养猪生产中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