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77篇
  免费   1865篇
  国内免费   2807篇
林业   8450篇
农学   12589篇
基础科学   19181篇
  3909篇
综合类   82517篇
农作物   8118篇
水产渔业   6718篇
畜牧兽医   58114篇
园艺   16267篇
植物保护   2486篇
  2024年   432篇
  2023年   1650篇
  2022年   1934篇
  2021年   2155篇
  2020年   2605篇
  2019年   3105篇
  2018年   1151篇
  2017年   2135篇
  2016年   3031篇
  2015年   5048篇
  2014年   12828篇
  2013年   11669篇
  2012年   15781篇
  2011年   16221篇
  2010年   14930篇
  2009年   16719篇
  2008年   17647篇
  2007年   14661篇
  2006年   15077篇
  2005年   12727篇
  2004年   9113篇
  2003年   8012篇
  2002年   5249篇
  2001年   5002篇
  2000年   3630篇
  1999年   2180篇
  1998年   2028篇
  1997年   1528篇
  1996年   1466篇
  1995年   1327篇
  1994年   1018篇
  1993年   763篇
  1992年   679篇
  1991年   813篇
  1990年   769篇
  1989年   723篇
  1988年   306篇
  1987年   284篇
  1986年   267篇
  1985年   211篇
  1984年   178篇
  1983年   188篇
  1982年   116篇
  1981年   106篇
  1980年   103篇
  1979年   79篇
  1975年   82篇
  1974年   82篇
  1965年   116篇
  1957年   9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鸡的地方,就有鸡球虫”,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且高发病率的寄生虫病,对养鸡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鸡消化道内,是一类条件性病原菌,当动物肠道黏膜受损和肠道内环境失衡时,致病性产气荚膜梭菌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导致坏死性肠炎发生[2]。由于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的黏膜可以被不同种类的球虫寄生和侵害,造成广泛肠道黏膜受损,为梭菌继发感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畜禽养殖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养殖场户在增加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问题,养殖区域人居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实现畜禽养殖和环境保护“双赢”,永吉县在坚持在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方面下工夫,“堵”“疏”结合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切实改善养殖区域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探索规模生猪养殖户生态生产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表明,养殖户生态生产行为受到生态生产态度、行为效果感知和社会情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生态生产态度和行为效果感知作为主要心理归因,影响养殖户的生态生产意向,进而影响其生态生产行为;社会情境因素是生猪养殖户生态生产行为实施的重要外部因素,调节"意向-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新年伊始,在湖州市安吉县欣农合作社的有机肥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着调控一台秸秆处理发酵机,这套设备来自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据介绍,秸秆处理发酵机能处理废弃秸秆、尾菜和禽畜粪污,处理量3吨左右,经过两个小时80摄氏度的高温杀灭有害菌,温度调降为60摄氏度左右,混合物加入发酵菌种降解6个小时,再经过15天的堆放发酵就能成为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建设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家园,我们必须对生态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整个自然环境中,林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是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平衡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开展高效、绿色造林工程意义重大。从林业工程造林角度阐述工程造林现状以及相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杂交晚粳稻和常规粳稻两类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双季晚稻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抛栽等三种模式在产量构成、农艺性状、生产要素投入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杂交粳稻品种的钵苗机插模式,相比于传统抛栽模式和毯苗机插模式,分别提前播种时间9天和14天,减少亩栽穴数1.41万和0.21万,减少亩基本苗数43.6%和32.8%,但大田期充分发挥钵苗秧苗素质好、活棵返青快、杂交稻分蘖能力强、穗粒数多等优势,亩理论产量分别提高28.0%和39.9%,实产分别提高17.7%和27.0%,虽然亩均综合生产成本分别增加了88元和130.8元,但亩纯收益分别增加了151.2元和207.5元,产投比分别增加1.38倍和1.62倍。综合来看,选用杂交粳稻品种和新型宽窄行钵苗机械配套的钵苗机插模式,能创造最高的产量潜力和最佳的经济效益,可作为双季晚稻适度规模化生产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别名木梨,为蔷薇科榅桲属植物。原产于高加索和中亚细亚,目前在世界各国都有分布,我国新疆、陕西、北京、云南等地有零星栽培,但多处于半野生状态,大规模应用及栽植较少。国外梨生产上以西洋梨栽培为主,常用榅桲作为西洋梨的矮化砧木,并从中选育出很多树体紧凑、早果、丰产、矮化效果好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20.
结合2018年江苏省农机"两大工程"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探索应用梨棚架式生产机械化技术,为林果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