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95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1103篇
林业   2770篇
农学   2568篇
基础科学   840篇
  852篇
综合类   17819篇
农作物   2847篇
水产渔业   324篇
畜牧兽医   2041篇
园艺   2765篇
植物保护   2241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828篇
  2020年   745篇
  2019年   855篇
  2018年   480篇
  2017年   726篇
  2016年   1034篇
  2015年   1111篇
  2014年   1804篇
  2013年   1589篇
  2012年   1992篇
  2011年   1990篇
  2010年   1902篇
  2009年   1962篇
  2008年   1985篇
  2007年   1798篇
  2006年   1514篇
  2005年   1521篇
  2004年   1157篇
  2003年   1066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840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559篇
  1998年   525篇
  1997年   521篇
  1996年   452篇
  1995年   493篇
  1994年   450篇
  1993年   403篇
  1992年   428篇
  1991年   398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431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11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稻棉轮作对棉红蜘蛛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棉轮作棉田因轮种水稻使红蜘蛛越冬的土壤和寄主杂草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减少了红蜘蛛的越冬基数及早春活动繁殖场所,推迟了进入棉田为害的时间,并促进棉田中天敌数量的增加。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轮作棉田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减少了防治棉田红蜘蛛的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992.
生草园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的人工操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巨山农场果园中,分别在6月初和6月中旬,刈割苹果树行间的紫花苜蓿并将其放在树冠下后,东亚小花蝽既向割草区周围的紫花苜蓿上扩散,也向割草区苹果树上迁移。割草后3天,割草区周围紫花苜蓿上小花蝽数量增加20%~119%,其增加量随距割草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割草区苹果树冠上小花蝽数量比割草前增加2~3倍,蝽螨比可提高14倍,树冠小花蝽增加的数量受小花蝽扩散能力和割草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时刈割苹果园中的紫花苜蓿,对控制害螨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中国花生网斑病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花生网斑病是我国花生上新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近年来蔓延迅速,为害严重,经1983-1992年历时10年的系统研究,摸清了该病症状、发生和为害规律、分布特点;明确该病的发生与主要发病因子的关联性;于国内首次明确了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摸清了病害发生程度与花生荚果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找出了受害较敏感的花生物候期,建立了防治经济阈值模型;筛选出目前最好的杀菌剂、生物制剂和物理保护剂以及较抗病的花生品  相似文献   
994.
影响朱砂叶螨自然种群消长的气象因子的模糊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87-1992年年茄子田内朱砂叶螨自然种群数量动态及同期气象资料,利用条件频率法建立了气象因子对叶螨种群消长的隶属函数,详细讨论了温度、湿度、降雨对群消长的影响,用隶属函数对叶螨种群消长进行了拟合,拟合率为93.5%。结果表明,能很好地对气象因子进行模糊划分。  相似文献   
995.
杂交稻稻瘟菌致病菌系的组成及其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四川省大面积主栽杂交稻组合汕优63、汕优2号上的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测定的结果表明,致病菌系由多个生理小种群组成,其中以ZB、ZC群小种为主。用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接种汕优2号和汕优63的结果表明:ZB群小种对汕优2号的致病频率最高,为100%,而不同生理小种群对汕优63的致病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为75%。致使这两个杂交稻组合丧失抗性的菌株来自四川省发病多年的常规稻、雄性不育系和早熟杂交稻组合。四  相似文献   
996.
小麦离体叶段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0年4月至1994年4月对小麦离体叶段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灭菌条件下,以在培养皿中垫两层滤纸,用6BA作保绿主,超过人主至进行鉴定效果较好。(2)保绿剂的浓度低,发病快、退绿早,反之反病慢、退绿晚。其最适浓度是:苗期6BA为60-100ppm、苯咪唑为60ppm ;成株期6BA以80-150ppm为佳。(3)份病快、退绿迟的角度出发,鉴定材料以株龄小、叶龄短的初展  相似文献   
997.
猕猴桃害虫猩红小绿叶蝉生物学及防治刘永生,瞿学清(湖北省孝感师专林特系432100)猩红小绿叶蝉(EmpoascarufaMelichar)据报道为害水稻、茶树等,在我省则为猕猴桃的主要叶部害虫之一。近年全省猕猴桃产区普遍发生,该虫以成、若虫群集叶背...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野燕麦(Anena fatua L.)在我县部分稻麦两熟地区的危害有发展趋势。为此,我们于1989~1991年进行了稻茬小麦田野燕麦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为综合防除提供依据。一、观察内容与方法 (一) 观察地点泰县苏陈镇双河村、鲍徐镇新建材。 (二) 研究方法 (1) 杂草田间消长动态:设两个播期,每块田定5点,每点0.11米~2,5天查1次,计数后拔除,直至停止发生。(2) 杂草生育期:野燕麦出苗后定20株,记载叶龄、分蘖、拔节期,抽穗期、落粒期,并与同期扬麦5号的生育进程比较。(3) 籽粒灌浆速度:以穗顶刚露出  相似文献   
999.
以玻片浸渍法检测河南和宁夏两地区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截形叶螨T.truncatus对3种药剂的抗性。结果表明,河南的朱砂叶螨和截形叶螨对三氯杀螨醇、久效磷表现抗性;对氧化乐果仍处在敏感水平。宁夏的两种叶螨对3种药剂都表现敏感。同时,截形叶螨对3种药剂的LC50均高于朱砂叶螨。大田防治时应减少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次数。截形叶螨为优势种时,禁止使用久效磷防治。提倡氧化乐果在防治棉花叶螨和兼治棉蚜时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