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5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1102篇
林业   265篇
农学   694篇
基础科学   4004篇
  1996篇
综合类   8875篇
农作物   387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3152篇
园艺   590篇
植物保护   246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42篇
  2022年   568篇
  2021年   636篇
  2020年   672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612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744篇
  2014年   1271篇
  2013年   1153篇
  2012年   1479篇
  2011年   1407篇
  2010年   1231篇
  2009年   1216篇
  2008年   1053篇
  2007年   912篇
  2006年   871篇
  2005年   687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4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探明中国不同气候类型、土壤肥力和试验年限下,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不还田(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还田(NTS)]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42项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以检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同时评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Shannon和Simpson指数(P < 0.05),其中免耕秸秆还田效果最好,增幅分别为8.4%和3.7%;保护性耕作土壤中细菌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传统耕作,真菌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仅在免耕秸秆不还田下显著增加4.4%和5.3%(P< 0.05);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下受年均气温和种植作物影响明显,在土壤环境质量较好的非中性土壤中进行免耕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P<0.05),并且在我国北方区域施行免耕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效果较其他区域好.因此,建议在中国北方构建以免耕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的选择秸秆还田管理措施,且进一步对保护性耕作处理下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及更多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张湘云  刘利珍 《中国饲料》2022,1(12):126-129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不仅能避免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变废为宝,解决反刍动物粗饲料缺乏问题。为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要求,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秸秆饲料化的补贴政策。为便于分析,本文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优势入手,强调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并根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提出了优化建议,力求全面推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进程,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993.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热处理对黄豆秸秆体外发酵、甲烷生成及微生物的影响。黄豆秸秆经水热处理后,利用全自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系统发酵72 h,评估化学成分变化、降解特性、发酵参数、产气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水热处理降低黄豆秸秆中性洗涤纤维(P<0.001)、酸性洗涤纤维(P<0.001)及半纤维素(P<0.001)含量,提高中性洗涤可溶物(P<0.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P<0.001)、阿拉伯糖(P<0.001)及半乳糖(P<0.001)含量;水热处理提高黄豆秸秆干物质消失率(P<0.001)和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降低乙酸/丙酸(P<0.001)、甲烷(P<0.001)与氢气产量(P<0.001)及真菌(P<0.01)、产琥珀酸丝状杆菌(P<0.05)和产甲烷菌(P<0.05)数量。结果显示:水热处理可破坏黄豆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结构,增加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促进瘤胃降解,并减少真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降低甲烷产量。  相似文献   
994.
995.
稻草原料表面特性FTIR和XPS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章康  周定国 《木材工业》2003,17(6):6-8,23
运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法,考察了热磨处理对稻草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秸秆内表面的活性基团数量和氧碳元素百分比都明显高于外表面;经热磨处理,稻草纤维表面的羟基、甲基、亚甲基等官能团含量显著增加,氧碳元素百分比相对秸秆表面有大幅度提高,证明热磨处理能增强稻草表面活性,为脲醛树脂稻草中纤板制造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与产业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与产业化问题,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在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加速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与产业化的改革建议。认为应当实事求是地面对开发秸秆人造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脚踏实地解决好技术、市场和应用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应用于人造板工业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于文吉 《木材工业》2006,20(2):41-44
在总结国内外秸秆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人造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我国当前应当重点发展的秸秆人造板技术和产品领域,并对我国秸秆人造板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围绕屋面覆盖秸秆空芯瓦的安装结构,设计了三种秸秆空芯瓦的安装工艺过程。阐述了秸秆空芯瓦具有重量轻、加工工艺精、颜色多种多样、安装方便、防渗漏性强、成本低廉等众多优点:,说明了固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是今后屋面覆盖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9.
《木材工业》2006,20(1):51-51
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863课题——“木(竹)材依业剩余物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中“麦秸板成套生产工艺技术”和“玉米秸秆均质复合板制造技术”两项成果,于2005年12月在淄博市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中纪委扶贫办、国家发改委木材节约中心、山东省林业局、环保局及中国林科院、淄博市的主要领导出席了鉴定会和年产1.5万m^2麦秸板示范生产线的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麦/稻秸秆板工业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凤山  何磊 《木材工业》2006,20(6):30-32
通过回顾我国秸秆板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目前秸秆板生产设备与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多个方面就我国今后秸秆人造板发展有待改进的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