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96篇
  免费   1342篇
  国内免费   1531篇
林业   7029篇
农学   2227篇
基础科学   1127篇
  2735篇
综合类   19359篇
农作物   1259篇
水产渔业   2228篇
畜牧兽医   5060篇
园艺   4223篇
植物保护   2222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847篇
  2022年   888篇
  2021年   941篇
  2020年   963篇
  2019年   1093篇
  2018年   605篇
  2017年   885篇
  2016年   1249篇
  2015年   1500篇
  2014年   2331篇
  2013年   2117篇
  2012年   2855篇
  2011年   2974篇
  2010年   2663篇
  2009年   2761篇
  2008年   3149篇
  2007年   2576篇
  2006年   2431篇
  2005年   2033篇
  2004年   1420篇
  2003年   1171篇
  2002年   1009篇
  2001年   893篇
  2000年   788篇
  1999年   631篇
  1998年   676篇
  1997年   618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692篇
  1994年   659篇
  1993年   480篇
  1992年   584篇
  1991年   533篇
  1990年   492篇
  1989年   500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3篇
  1974年   13篇
  1973年   11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莹 《烟台果树》2020,(2):46-47
猕猴桃又称奇异果,为猕猴桃属猕猴桃科木质藤本或小灌木。因其果实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营养丰富等特点,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自20世纪被人工驯化以来,全世界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在我国陕西、四川、河南等省份有大面积的栽植。山东省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2013年当地果农从上海市引入猕猴桃进行种植,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且新品种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2.
4种柳树叶片表面易去除与难去除颗粒物滞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柳树叶片表面滞纳易去除和难去除颗粒物的质量及粒径分布差异,评价不同种柳树对颗粒物的滞纳特征,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树木叶片滞纳大气颗粒物的定量评估精度及合理利用柳树进行城市绿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苗圃中3年生旱柳、龙爪柳、垂柳和蒿柳为研究对象,于雨后第7天(降雨量为36 mm)采集树叶样品,经泡洗得到易去除颗粒物,再对叶片进行刷洗和超声波清洗获得难去除颗粒物,称洗脱颗粒物干质量,测定粒径分布,计算易去除(ERP)、难去除(DRP)和总颗粒物(TRP)中各径级颗粒物质量和滞尘效率。【结果】不同柳树叶面的TRP和ERP滞纳量差异显著,其中ERP滞纳量占TRP滞纳量的比例为30%~50%;不同树种间,龙爪柳的ERP滞纳量最高,蒿柳的TRP和DRP滞纳量最高;在ERP和DRP不同粒径质量百分比方面,旱柳中粒径小于10μm颗粒物的比例均最高,蒿柳中10~100μm粒径颗粒物的比例最高;ERP的平均粒径大小排序为蒿柳(34.98μm)龙爪柳(33.89μm)垂柳(31.52μm)旱柳(27.81μm),DRP的平均粒径大小排序为龙爪柳(40.18μm)蒿柳(35.34μm)垂柳(29.27μm)旱柳(28.25μm);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绝对滞纳量,龙爪柳叶片对各径级ERP滞纳量均最高,蒿柳叶片对粒径大于10μm的DRP滞纳量最高,旱柳叶片对粒径小于10μm的DRP滞纳量均最高;蒿柳叶片对粒径大于10μm的TRP和DRP滞尘效率最高,旱柳叶片对粒径小于10μm的TRP和DRP滞尘效率最高,龙爪柳叶片对ERP的滞尘效率最高。【结论】4种柳树叶面难去除颗粒物滞纳量占50%以上。龙爪柳叶面滞纳的颗粒物更新最快,旱柳和垂柳叶面能持久固定小粒径颗粒物,蒿柳叶面对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滞纳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3.
任多 《花卉》2020,(19):41-41
又至中秋佳节,这一天,寮远夜空的主角是那一轮亘古不变的圆月,焰火人间的团圆欢聚似乎总是伴随着一抹甜蜜的桂花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桂”这个带着馥郁芬芳的文学意象悄然萦绕在无数文人心间,混杂着淡淡墨香,氤氲了中国人关于月亮与中秋的记忆。时至今日,只要一提起“桂”,人们就会立即想起几种木犀科木犀属园林植物。虽然它们因为花色或花期的差异被冠以金桂、银桂、月桂、丹桂等不同的名字,却有着相似的散发着甜蜜香气的合瓣四裂花冠。  相似文献   
34.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35.
松毒蛾序贯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分布型的基础上,采用概率分布公式法,Taylor,Iwao、兰星平等回归分析方法和Green以及Willson的序贯分析方法,对松毒蛾幼虫和越冬蛹的序贯抽样作了分析研究。根据确定的序贯抽样方程,制作了序贯分析表和绘制了序贯分析图。对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量和同一密度不同允许误差下的抽样数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