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林业   490篇
农学   342篇
基础科学   21篇
  191篇
综合类   2874篇
农作物   423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1101篇
园艺   500篇
植物保护   140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小尾寒羊血矛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矛线虫病是对小尾寒羊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近几年来,本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给养羊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据2001年至2003年8月来我处门诊就治的小尾寒羊病例,以及死亡病例剖检,及对社会上养殖场和户的流行病学调查,该寄生虫病的羊群寄生率在32%左右,感染  相似文献   
92.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1分离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A1)的18S 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18S rDNA全基因序列为1769bp,在进化树上与同种国外分离株A.oligospora var oligospora 1最为接近,同源性为94.7%。这与二者都具有捕食性结构—菌网的特点相一致。证实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性结构与捕食线虫性真菌种系发生有关。从少孢节丛孢菌3个分离菌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A1、A.oligospora 1、A.oligospora2)的进化树及同源性来看。不同国家地区的丛孢菌属(Arthrobotrys)分离株确实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3.
以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的绵羊为对象,用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并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和空白不用药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以0.05mL/kg体重剂量一次性肌肉注射,能够有效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投药后第10天,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6.72%、90%;投药后第21天,均为100%,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且驱虫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4.
2004年9月中旬,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某山羊饲养场发生以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进行性消瘦、衰弱死亡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根据临床检查,解剖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羊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病,经采取对症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5.
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盲肠肝炎,它是由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内的一种原虫一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组织滴虫大部分时间寄生在盲肠,当被同时寄生在盲肠被异刺线虫吞食后,移转到卵内,在卵细胞内增殖。然后包被在异线刺线虫的卵巢内,随粪便排出体外。场地中的组织滴虫由于有刺线虫卵的保护,故能较长时间的生存。黑头病发生于鸡和火鸡,其它禽类(如鹧鸪、鸽)也会发生。  相似文献   
96.
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根结线虫的危害特点、传播途径、重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任婷婷 《动物保健》2014,(8X):100-102
鞭虫病作为一种不常见的寄生虫病,近几年来频频发生,一般养犬爱好者都常常忽视本病的发作而误诊。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排出带有血丝或水样血色便,并有粘液。鞭虫病是由毛首料毛首线虫属(Trichuris)的线虫寄生于犬的大肠(主要是盲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虫体前部细、后部粗,外形象鞭子,故又称鞭虫,主要危害幼犬。本病目前尚无特效驱虫药,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8.
99.
采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snef8菌株中的杀线虫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生物法测定各组份的杀线虫活性,减压浓缩有活性的组份制备粗提液.结果表明:菌液中的杀线虫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第8~第12号管中,其杀线虫活性接近于100%.此法不但可以除去部分杂质,提高粗提液的纯度,还可以应用制备型硅胶柱,大量制备富集粗提液,将其作...  相似文献   
100.
确定角蝇各龄期幼虫体内的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nema skrjabini)幼虫。通过大量剖检角蝇各龄期幼虫,收集其体内的线虫幼虫,经扩增测序获得ITS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 5.0软件,将其与斯氏副柔线虫成虫的ITS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角蝇Ⅰ、Ⅱ、Ⅲ期幼虫体内的线虫幼虫确为斯氏副柔线虫幼虫。该研究结果不但为鉴定角蝇各龄期幼虫体内的斯氏副柔线虫幼虫提供了简易准确的方法,而且也为弄清斯氏副柔线虫在其传播媒介角蝇体内的发育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