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9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75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祁连山林区火灾隐患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森林发挥着改善小气候、调节径流、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的多种功能,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在甘肃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林区内的易燃物和可燃物积累过量,森林火灾隐患大,严重威胁着森林的生存和发展,据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北京农业》2013,(17):36-39
1青海门源油菜花海7月的门源,祁连山下一片金色的海洋,在高原上常见的蓝天白云和祁连雪山的衬托下,油菜花沿浩门河两岸成就了博大壮阔的特有奇观,一望无际的金黄显得异常斑斓,令人慨叹,象一幅巨型画卷,近百万亩的大色块简单构图具有十足的西部风味,铺天盖地的霸气给人丰富的遐想。  相似文献   
73.
东祁连山几种高山杜鹃的种群垂直分布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祁连山大阴坡几种杜鹃种群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垂直分布对策是各物种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的结果:千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为海拔3300m以下梯度内的优势种;陇蜀杜鹃在海拔3300m以上更湿冷的范围内开始增加,并占绝对优势;烈香杜鹃在3400m时分盖度最大,在低处与千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伴生,在高处与陇蜀杜鹃伴生。  相似文献   
74.
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祁连山水源林更新的生产过程,说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在当前有较好的运用价值,初步确定了祁连山苔藓云杉林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为土壤表面状况。  相似文献   
75.
祁连山水源林经营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哈溪和西营河两试验区的调查数据,应用数学方法,从理论上确定出祁连山青海云杉林采伐强度20%,抚育间隔期为15年,并对密度调整作了定量分析,提出了抚育采伐的技术原则,为目前自然保护区的经营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祁连山水源林森林病害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森林病害发生的特点是种类少,为害重,具有不同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差异,林相遭到破坏,病害有加重趋势,对于成灾的青海云杉叶锈病等5种病害防治的对策是,以加强林林经营管理为主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7.
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祁连山同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祁连山北坡东、中段,位于青藏、内蒙古、陕西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地理环境独特,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多样。保护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95科451属1311种,野生脊椎动物28目63科286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3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科研价值的动物140种;甘肃省保护动物6种,  相似文献   
78.
旅游干扰对祁连山风景区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祁连山大野口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旅游干扰对该区域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风景区游客主要集中在5—8月,游客大多选择自驾游方式,以野炊、烧烤式旅游为主。旅游活动对核心区表层土壤的pH、体积质量、含水量及有机质影响较大。随着旅游活动干扰程度的降低,0~10 cm土层土壤pH逐渐上升,10~20 cm土层pH变化不大。土壤体积质量表现出:核心区缓冲区背景区,而土壤含水量则为:背景区缓冲区核心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受游客活动影响较大,显著低于背景区,分别占背景区的63.6%和60.1%。表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表现出:背景区缓冲区核心区,而10~20 cm土层全量含量差异不大。不同区域土壤速效养分0~10 cm土层含量高于10~20 cm土层含量。核心区表层土壤水解氮、速效磷含量偏高,而深层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各个有效微量元素在0~10 cm土层含量普遍高于10~20 cm土层,且在核心区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79.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地处祁连山北麓、黑河中上游地带的肃南县境内,所辖林区是目前祁连山森林植被最丰富、生物群落最为完整的水源涵养林区,林区总经营面积达262.86万亩,约占张掖市总土地面积的  相似文献   
80.
邸华 《甘肃林业》2011,(6):29-30
位于河西走廊南端的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从祁连山发源的3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养育着460多万河西人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母亲山"。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