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9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75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大量的草地资源。研究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可对维持草地生态及了解祁连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祁连山默勒镇3种类型草地 (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对上述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沼泽化草甸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碳、含水量和硝态氮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2)3地共测得有效序列1022446条,以97%的一致性将序列聚类,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OTU聚类均值分别是4917、5233、5075条。3)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3地间差异不显著,Chao1指数表现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P<0.05)。4)在门水平上,3地均以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为主要类群;在属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类型草地细菌富集类型不同。5)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祁连山地区小生境内3种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2.
杨森 《湖北植保》2023,(2):10-12
本文介绍了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了影响国家公园森林资源的主要因素,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祁连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加强管护和培育、加强保护宣传、加大科技推广、转变发展思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等5个方面提出了对祁连山林区天然林保护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青海,古称西海。夏天,是青海最美的季节。此时的青海,不但可以享受宜人凉爽的气候,更能饱览神圣湛蓝的青海湖、一望无际的绿草碧海、壮观奇丽的白色盐海、百里绵延的油菜花海,领略三千多年历史积淀的众多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5.
26.
祁连山区立体农业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部陆地面积的2/3。山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认识我国山区农业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规律,确立立体农业生产结构,是山地合理开发利用的核心。本文试以祁连山区为例,就山地立体农业的合理结构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7.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间伐后出现风倒、枯死现象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林间伐迹地保留林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认为祁连山林区提质增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森林郁闭度以0.65-0.75为宜,采伐强度应在15%以下。  相似文献   
28.
祁连山林区土壤水分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祁连山林区云杉林、圆柏林、灌丛林和牧草地等4种主要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进行长期定位研究,揭示出生长季节内各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从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土壤水分有效性等几个方面对祁连山林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表明祁连山林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补偿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土壤水分稳定期4个时期.根据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将土壤水分划分为易效水、中效水和难效水三种状态,评价土壤水分有效性认为云杉林水分供应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29.
张掖市祁连山林区实施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加强祁连山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扩大森林植被面积,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人为活动给整个森林资源所造成的威胁,张掖市采取生态移民的方式,加大黑河上游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效能,确保张掖市及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同时,把生态移民与产业富民相结合,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畜,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实现生态恢复、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多赢"目标.这将对张掖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东祁连山高寒地区山生柳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以东祁连山高寒地区山生柳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数据,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扩散型指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和聚块性指数,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山生柳克隆种群在基株和分株2个层次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山生柳基株种群为随机偏聚集分布,偏离的程度与水分条件相关;山生柳克隆分株种群呈聚集分布,由于受到干扰,聚集程度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