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9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950篇
林业   1519篇
农学   405篇
基础科学   515篇
  3154篇
综合类   4491篇
农作物   303篇
水产渔业   312篇
畜牧兽医   1496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332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731篇
  2022年   657篇
  2021年   587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683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686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稳定饲料颗粒质量的生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颗粒饲料凭借其好采食、易消化、料比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价饲料的主流形式。因而,颗粒饲料的质量就显的至关重要,易碎、过硬、粒度不均匀等等不稳定的颗粒不仅不能发挥颗粒饲料的优势,可能会影响到  相似文献   
952.
阅读     
低碳农业,与您每天的选择有关。 《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主编:新能源与低碳行动课题组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大气中碳浓度的升高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低能耗、低排放、  相似文献   
95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封育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草原、过牧芨芨草草原、取土坑、人工草地和农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顺序均为封育芨芨草草原>退化过牧芨芨草草原>取土坑>农田>人工草地,说明退化和开垦均导致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下降。在同一土层内,农田和人工草地(退耕地)的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0~10,10~20和20~40cm的3个土层,农田的全氮含量最高,人工草地次之,主要是由于人为施加氮肥和翻压枯草等因素造成,取土坑的全氮含量最低;同时,0~40cm的土层,封育芨芨草草原的土壤全氮含量高于退化过牧芨芨草草原,40~80cm的土层,封育芨芨草草原的土壤全氮含量低于退化过牧芨芨草草原,说明封育使土壤上层的全氮含量增加,而草原退化导致氮向下层转移。全磷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全氮相似。各草地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54.
王丽艳  张靳超 《绿色大世界》2012,(6):198-198,200
综述了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及碳资源化技术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及其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中有机物的分离浓缩及其资源化开发利用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55.
根据碳汇林的特殊性,针对东江流域“一消灭三改造”方式碳汇林建设情况,总结了东江流域碳汇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技术和主要树种选择和配置方法,并全面阐述了碳汇林在林地清理、整地、回土施基肥、苗木要求、栽植补植和抚育管护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措施,对碳汇林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碳汇造林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56.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感染引起,以严重肠炎综合征和心肌炎综合征为特征的犬科和鼬科动物的重要传染病[1]。犬细小病毒病自1978年首先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被发现后,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幼犬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1病原犬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颗粒呈圆形,无囊膜,由32个壳粒组成。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在DNA的两端各有一个发夹样的回纹结构。基因组长5323bp,由3个结构蛋白VP1、VP2和VP3组成,其中VP2是病毒的主要结构成分[2]。  相似文献   
957.
试验以新鲜猪粪为发酵原料,研究湿法和干法两种不同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氮排放量。湿发酵和干发酵组发酵料液的总固体(TS)含量分别为8%和20%,发酵液pH为6.8~7.4,发酵温度为35℃,体积为1.2 L,周期为21 d。试验期间每天测产气量,每4天取发酵样,测其全氮含量和TS降解率。结果表明,湿法和干法发酵组的CH4总产气量分别为9114 mL和12537 mL;CO2的总产气量分别为251.90 mmol和343.67 mmol;TS降解率分别为52.5%和29%。湿发酵的碳流失率和全氮流失率极显著高于干发酵(P<0.05)。  相似文献   
958.
研究了传统耕作和保护性耕作2种方式对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各碳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玉米各器官生物量,整株生物量平均提高了2.15倍,各器官有机碳含量平均提高了11.4%,单株碳储量提高了2.56倍;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0~30 cm各土层有机碳储量,对0~1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程度明显,其碳含量较传统耕作提高近1倍;实施保护性耕作后,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各碳库碳储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地上碳库、根系碳库、土壤碳库和总碳库碳储量分别达到了1 431.62 kg/hm2、364.79 kg/hm2、27 667 kg/hm2、29 463.66 kg/hm2,比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263.6%、228.6%、62.7%、68.3%。  相似文献   
959.
低碳经济奉行的是保护环境和经济利益的双赢政策,而森林作为地球之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碳。因此,低碳经济时代林业建设的关键就是如何树立起大林业观,并与时俱进,将碳汇林业大力发展起来,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60.
油松纯林乔木层碳密度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中国油松林碳密度的各因子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油松林适生的温度范围内,低温、高降雨量更有利于其积累碳素;随着林龄的增大,气温和降雨量对碳密度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密度预测模型分别为:C=-5.107×T+0.079XR+1.263XA(R^2=0.895);C=-3.319×T+0.010×R+2.220×A(R^2=0.9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