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4篇
林业   143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42篇
  147篇
综合类   1061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98篇
畜牧兽医   495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 系木犀科白蜡树属乔木,在我国分布广泛.白蜡喜光而耐寒,耐涝也耐旱,在酸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抗烟尘,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有较强抗性,适应性非常强.白蜡形体端正,树干通直,枝叶繁茂而鲜绿,秋叶橙黄,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河北省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2.
一、麻渣:制麻酱后的残渣,因无碱性,最宜于白兰花、兰花、茉莉花等。用麻渣追肥,三五天后能见效,但用量不宜过多,一般口径20厘米的盆口,每次施撒10至15克。亦可用麻渣泡水追肥:取口径50厘米的花盆,放入2.5公斤麻渣,加满水腐烂发酵后即可使用,用时加水15至20倍稀释,施肥三天后可见效,但肥力维持较短。二、蹄片:驴马牛等家畜蹄掌是一种很好的迟效肥料。因家畜蹄掌可用作基肥,于春季盆花换盆时,将蹄片施入花盆底,不可直接与根系接触,否则会造成板系烧伤。掌蹄片施入后,一个月左右可成效。肥力可维持6至8个…  相似文献   
103.
超临界CO2(S-CO2)萃取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总脂肪含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文中具体介绍了测定总脂肪的S-CO2萃取法,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S-CO2萃取法用于全脂奶粉和营养奶粉总脂肪的测定,其浸提率分别为97.4%和98.4%。另外,S-CO2法萃取的总脂肪中主要脂肪酸种类及其含量与碱性乙醚萃取法相近。  相似文献   
104.
牡丹,别名洛阳花、富贵花等,生长习性宜凉畏热,喜燥恶湿,惧烈风、酷日,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适宜栽植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土壤过碱或过酸均对其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究腐植酸碱性肥料对香蕉生长的影响及促生机制,为腐植酸碱性肥料的研制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腐植酸碱性肥料对香蕉生物量、土壤微生物、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土壤氮磷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常规复合肥和无腐植酸碱性液体肥料相比,腐植酸碱性肥料有利于促进香蕉生长,明显增加香蕉生物量、根系活力、土壤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矿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以及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香蕉叶面积增加了50~100 cm2,生物量增加了10%~21%,香蕉根系活力增加了89%~188%,土壤脲酶活性增加了25%~91%,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2.4~3.5倍。腐植酸碱性液体肥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是常规肥料的1.6~14.4、1.7~26.7和2.3~3.8倍,分别是无腐植酸碱性肥的3.0~10.6、3.9~56.0和1.2~2.0倍。结论 施用腐植酸碱性液体肥能明显促进香蕉生长,其机制在于:一方面,肥料的碱性改良了土壤酸性环境而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肥料的腐植酸增加了土壤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改善了土壤的氮、磷营养状况,进而增加土壤肥力。因此,施用腐植酸碱性液体肥料是为香蕉提供养分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6.
从沙地柏根中分离到1株根际促生菌,并对其特征进行鉴定。为明确其功能,以水稻为试验材料,用梯度Na2CO3模拟盐碱胁迫,研究该菌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在盐碱地中研究该菌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1)该菌为杆状,菌落呈白色,革兰氏阳性,长约2 667 nm,宽约906.7 nm,16S rDNA测序表明,其属于耐寒短杆菌属,命名为SDB5 (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 SDB5)。菌体内生长素含量为 356.90 ng/g,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异戊烯基腺苷和异戊烯基腺嘌呤,含量分别为2.13 ng/g和48.57 ng/g。该菌能在0~1 mol/L的NaCl或pH 6~11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盐碱复合胁迫与上述单独胁迫结果类似,说明SDB5菌有耐盐碱能力。(2)在梯度Na2CO3模拟盐碱胁迫下,该菌能使水稻种子萌发率提高 15.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90%、95%和73%,说明SDB5菌能提高水稻的耐盐碱性。(3)在土壤含盐量0.22%、pH 8.4的盐碱地上,该菌能使水稻出苗率提高20%,穗基直径增粗48%,穗长增加12.4%,根长增加43%,根面积增加34.8%,根体积增加25.7%,说明SDB5菌能促进水稻的生长;穗实粒数显著增加,理论产量增加18.2%。综上,耐寒短杆菌SDB5可以提高水稻的种子萌发率及植株耐盐碱性,并在轻度盐碱地中使水稻的生长势增强,产量提高,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以玉米自交系郑58为试验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qPCR技术,设置200 mmol/L NaCl、20%PEG6000、4 ℃低温和硝态氮或铵态氮缺乏等胁迫试验,对11个ZmbZIP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测这些基因应答低温、干旱、盐害、缺氮等胁迫时的响应表达模式。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11个ZmbZIP基因可以细分为2个亚组;qPC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亚组的ZmbZIP基因在玉米不同组织中呈现不同的表达特征,同一亚组的基因呈现类似的表达模式,反映了ZmbZIP基因在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中生物学功能的保守性和分化性。人为模拟盐、干旱、低温和氮缺乏等胁迫的结果表明,ZmbZIP基因受到各种逆境因子的广泛调控,亚组I中的ZmbZIP1、ZmbZIP6和ZmbZIP13的表达量同时受NaCl溶液胁迫诱导而上调(相对表达量上调2倍),受PEG6000胁迫抑制下调;亚组II中的ZmbZIP38、ZmbZIP77、ZmbZIP112和ZmbZIP124同时受盐、PEG6000和低温胁迫诱导上调,硝态氮缺乏胁迫抑制ZmbZIP1、ZmbZIP6和ZmbZIP134基因表达,而铵态氮缺乏胁迫下,这3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推测这些基因广泛参与应答逆境胁迫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08.
黄栌红韵     
白居易在《秋雨夜眠》中写道:"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被秋风秋雨扫落满阶的红叶就是黄栌之叶。黄栌,别名红叶、黄道栌等。黄栌喜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不喜水湿。黄栌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最适合在城市公园、山地风景区内群植成林,若与其他红叶或黄叶树种混交成林,则效果更佳,可极大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形成如诗如画的景色,是北方山区景点美化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室内静态和动态土壤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硫酸铵对新、老茶园土壤pH值、氮素转化和8种交换态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静态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土壤pH值均随硫酸铵浓度增加而缓慢降低,且新茶园土壤pH值均高于老茶园土壤;新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随硫酸铵浓度增大而缓慢下降,而老茶园土壤受其影响较小.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经硫酸铵处理后,两种土壤pH值先下降至最小值后缓慢上升;新茶园土壤pH值与交换性铝含量呈负相关,而老茶园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两种土壤中交换性Cu、Se、Ca、Mg、Pb含量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降低后逐渐上升,且与pH值呈正相关;Mn含量与pH值呈负相关;新茶园土壤Fe含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变化不明显,而老茶园土壤中Fe含量先缓慢降低再升高.短期和长期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新、老茶园土壤铵态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短期)或者先上升后下降(长期);新、老茶园土壤硝态氮含量的短期和长期变化趋势与铵态氮相反.施用硫酸铵处理不同耕作时间茶园土壤pH值、氮素转化、金属离子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新茶园土壤pH值和交换性铝含量的变化幅度高于老茶园土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新、老茶园土壤Fe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0.
为考察A3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养成期对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了连续投喂、间隔投喂和浸浴共6个实验组。连续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0.05%和0.1%;间隔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为0.05%;浸浴组的给予方式为50mg/ml,3h/次/15d。分别在30、60和90d时,测定对虾体内及血浆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另外,在60d和90d时,测定对虾血细胞内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结果表明,30d时,PG浸浴组、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各PG作用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及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KP活性较对照组增长显著(P<0.05);60d时,除间隔投喂组外,各组的AC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而各实验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05%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除浸浴组外,各组血细胞内PO活性均有提高;90d时,浸浴组和间隔组的ACP和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间隔投喂组的AKP活性增长显著(P<0.05);间隔投喂组的血细胞内PO活性较对照组有增长。实验证明,PG能激活对虾的免疫力,并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对虾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